[发明专利]显示器驱动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7846.8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6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冯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驱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装置及其方法,尤指一种增加充电时间 的双边驱动的液晶显示器驱动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器的产品应用可分为有水平驱动电路及没有水平 驱动电路的产品架构,而于有水平驱动电路的液晶显示器的系统架构图,如 图7所示,该液晶显示器20具有一像素矩阵21、一控制电路22(Application for Specific IC,ASIC)、一显示器驱动装置,其中前述显示器驱动装置包含一 垂直驱动电路(Vertical Driver)23以及一水平驱动电路(Horizontal Driver)24。
前述控制电路22连接该垂直驱动电路23以及该水平驱动电路24,并传 输控制信号STV、CKV、XCKV以及ENB至该垂直驱动电路23以及传输控 制信号STH、CKH以及XCKH时钟信号至该水平驱动电路24,以控制该像 素矩阵21的影像显示。
前述水平驱动电路24具有复数级移位暂存器(HSR)及复数个水平开关 (HSW)(图未示),该HSR用以接收STH、CKH及XCKH的时钟信号, 并于接收到STH、CKH及XCKH的时钟信号后输出连续的脉冲信号,以控 制该HSW逐步导通,首先导通第一组HSW,而第二组HSW则延迟于CKH 时钟信号半周期时间后开始导通,而逐步导通所有的HSW,以充电至像素内。
充电的路径由ASIC至一数据线,请参考图8,首先导通垂直驱动电路 23的栅极,然后再逐步导通HSW,透过HSW及像素薄膜晶体管(Piexl TFT), 使ASIC输出数据以充电至像素内,其中虽然HSW依序导通的时间宽度相 同,但事实上HSW截止的时间宽度不同,数据线仍然充电数据至像素内, 故相较于后面的像素,前面的像素将得到较多充电时间,这个时间从数据线 充电到像素,且于HSW截止后及栅极截止前,称为分时(sharing time), 而当数据线电压非常接近像素电压时,所以像素需要较长时间去达成数据线 位准(电压),而后面的像素sharing time非常短,且低温将提高这个现象, 称低温带。
请再参考图9,于具有水平驱动电路24的架构下,若增加面板的解析度, 则减少像素的充电时间,如图所示,于解析度较低的情况下,充电时间较长, 而于解析度较高的情况下,则充电时间较短,且因HSW为依序以24条为单 位开启的,对于水平驱动电路尾端的数据线来说,其数据线要均分进像素的 时间相对于水平驱动电路前面的数据线来讲是短的,于是导致在低温的情况 下会使这样的情形变的更严重,产生低温带。
因此,如何避免因HSR设计所造成的画面质量的问题,特别是因水平驱 动电路所产成的低温下画面质量问题,而使显示画面右边在低温下会有以24 条数据线为单位的纵带状(mura),实为此产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边驱动一具有N×M个像素单元的像 素矩阵的显示器驱动装置。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一具有 N×M个像素单元的像素矩阵,前述显示器驱动装置包括:一第一垂直驱动电 路,依序产生N个第一垂直驱动信号,前述每一第一垂直驱动信号用以驱动 每一列前述像素矩阵中第1个至第K个像素单元;以及一第二垂直驱动电路, 依序产生N个第二垂直驱动信号,前述每一第二垂直驱动信号用以驱动每一 列前述像素矩阵中第K+1个至第M个像素单元。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复提供一种显示器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一具有 N×M个像素单元的像素矩阵,前述显示器驱动方法包括:依序提供N个第 一垂直驱动信号至前述像素矩阵的N列像素单元中每一列的第1个至第K个 像素单元;以及依序提供N个第二垂直驱动信号至前述像素矩阵的N列像素 单元中每一列的第K+1个至第M个像素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78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