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5898.1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1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达;许有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0 | 分类号: | F16M11/10;F16M11/12;F16M13/02;H04N5/64;H05K7/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装置 平面 旋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平面旋转机构,尤其指一种可将被支撑物,例如平面监示器于平面旋转(亦即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换)时,其一侧边角偶沿着自身底缘先平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按平面监视器,例如液晶监视器、液晶电视或等离子体电视...等,因具备有质轻、薄化及无辐射线等优点,故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显像管(CRT)监视器。为使得平面监示器得以站立,其背面由一连接组件将该平面监视器与一基座连接,且该连接组件与平面监视器间设有一铰链,使该平面监视器具有倾斜角度调整的功能。
而为提供平面监视器多样化的观看型式,例如中国于2006年3月8日授权公告的CN 1244852C号专利「在倾斜结构方面得以改进的监视器」(对应于美国第6,822,857号专利为例,该监视包括一监视器主体,其背面固设有一监视器支架,而一基座组件上方的基座铰链枢接于一连接组件的下端,该连接组件的上端具有一主铰链,其枢接于一主支架,该监视器支架与主支架以一枢轴部件予以枢接,使该监视器主体及监视器支架由该枢轴部件可在该主支架上进行平面旋转。由于监视器主体底缘与基座组件间具有一高度,若该高度小于监视器主体底缘一角隅至枢轴部件的距离,则在进行平面旋转时,该监视器主体底缘角隅将触及桌面,而有可能损及监视器主体,而为改善该项严重缺失,该连接组件必须具备高度调整的功能,以在进行平面旋转,必须先行调整该监视器主体至基座组件间的高度大于监视器主体底缘角隅至枢轴部件的距离,方能令监视器主体进行平面旋转。惟随着平面监视器的尺寸越来越大,或长宽比例,例如16∶9的规格,使得监视器主体底缘角隅至枢轴部件的距离更是大幅地增加,而使得前述的平面旋转机构难以因应。
再者,如美国专利公开第US 2006/0223596号专利即公开一种「旋转滑动型的移动通讯端装置」,其是由一主体及一滑动件(Slider)所组成,该主体具有一对导轨,该对导轨是在主体中央部两侧具有不同的曲度及长度。而该滑动件前面具有一液晶显示屏幕,用以输出不同的视频讯号,该滑动件背面设有一对耦接凸柱;当该对耦接凸柱沿着对该导轨滑动时,该滑动件相对于主体的方位直立向改变成水平向。事实上,该专利是以一行动电话作为实施例,在进行平面旋转时,该滑动件是沿着主体上移并逐渐倾斜,直到滑移至定位,使滑动件在主体上呈水平向设置。由于该专利并非用于监视器,因此,其无须考虑监视器本体至基座组件间的高度,且在旋转滑动时,该滑动件是先行上移,而后旋转,其并无平移的行程。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被支撑物,例如平面监视器在平面旋转时,不致使其底缘角隅碰撞桌面,且在旋转过程中,该平面监视器能保持稳定地运动,不致造成摇晃,乃相关业者亟待克服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以期能克服公知监视器在平面旋转时,其底缘角隅容易碰撞桌面的严重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包括:一基座;一支架,设于基座上,其具有至少一支臂;一固定件,接装于支臂前方,使固定件底缘与基座具有一段高度,该固定件一侧边上方、对角线位置及两者间分别设置具有不同曲度及长度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以及一旋转件,其对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的起始点位置各开设一柱孔,以分别供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柱通过柱孔及对应的导槽,使导柱可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且令旋转件接装于固定件的前;由此,当旋转件随着前方所连接的被支撑物平面旋转时,该些复数个导柱是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使被支撑物一侧边的角隅沿着其自身底缘先平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使该被支撑物形成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8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实物仿真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下一篇:榫座式多功能接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