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5898.1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1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达;许有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0 | 分类号: | F16M11/10;F16M11/12;F16M13/02;H04N5/64;H05K7/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装置 平面 旋转 机构 | ||
1.一种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包括:
一基座;
一支架,设于基座上,其具有至少一支臂;
一固定件,接装于支臂前方,使固定件底缘与基座具有一段高度,该固定件一侧边上方、对角线位置及两者间分别设置具有不同曲度及长度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以及
一旋转件,其对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的起始点位置各开设一柱孔,以分别供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柱通过柱孔及对应的导槽,使导柱可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且令旋转件接装于固定件之前;
由此,当旋转件随着前方所连接的被支撑物平面旋转时,该些复数个导柱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使被支撑物一侧边的角隅沿着其自身底缘先平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使该被支撑物形成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第一导槽呈倒V型,而第二、第三导槽则为长曲线状的抛物线,该第三导槽上端部通过第二导槽,并与其交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两导槽的第二、第三导槽的交错位置设有一限位件,其具有一开口向下的限位槽,该限位槽位于该第二导槽上,并具有与该第二导槽符合的曲度,使该第二导柱移动至该交错位置时,可被该限位槽导引并继续沿着第二导槽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第二导槽上端部设有一第一定位凹部,而第三导槽通过该交错位置设有一第二定位凹部,以分别作为第二、第三导柱上移至终止点时的定位与容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固定件与旋转件之间的导柱各自套接一摩擦垫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各导柱于对应的导槽各自套接一套管,且各导柱的活动端套接一垫片,并与一端封件结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旋转件前方开设根据视频电子协会VESA所制定的至少一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基座与支架间接由一铰链的枢接,使该支架相对于基座可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
9.一种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包括:
一基座;
一支架,设于基座上,其具有至少一支臂;
一固定件,接装于支臂前方,使固定件底缘与基座具有一段高度,该固定件一侧边上方、对角线位置及两者间分别设置具有不同曲度及长度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
一旋转件,其对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的起始点位置各开设一柱孔,以分别供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柱通过柱孔及对应的导槽,使导柱可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且令旋转件接装于固定件之前;以及
一扭转弹簧,为一W型弹性体,其中央部位枢接于第一导柱,两外端则固定于该第一导槽下方两侧,该扭转弹簧的中央部位可随第一导柱的移动,使其于上、下移时分别形成释能、蓄能状态;
由此,当旋转件随着前方所连接的被支撑物平面旋转时,该些复数个导柱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使被支撑物一侧边的角隅系沿着其自身底缘先平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使该被支撑物形成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扭转弹簧由两个V型的第一、第二扭簧所组成,该两扭簧内端共轴地枢接于第一导柱,而两外端则固定于该第一导槽下方两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第一导槽呈倒V型,而第二、第三导槽则为长曲线状的抛物线,该第三导槽上端部通过第二导槽,并与其交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两导槽的第二、第三导槽的交错位置设有一限位件,其具有一开口向下的限位槽,该限位槽位于该第二导槽上,并具有与该第二导槽符合的曲度,使该第二导柱移动至该交错位置时,可被该限位槽导引并继续沿着第二导槽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第二导槽上端部设有一第一定位凹部,而第三导槽通过该交错位置设有一第二定位凹部,以分别作为第二、第三导柱上移至终止点时的定位与容置。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固定件与旋转件之间的导柱各自套接一摩擦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8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实物仿真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下一篇:榫座式多功能接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