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5816.3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政博;品川和宏;矢端俊彦;饭野祐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且更具体地涉及热交换的集管部分的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常规热交换器的集管部分的结构,如图5所示,已知一种结构,其中通过将形成横截面为弧形的箱体形成构件101(集管盖)和与管子102连接的管子附连构件103(集管板)装配而形成集管104(例如,日本专利3,026,754)。在该集管104中,尽管箱体形成构件101和管子附连件103彼此钎焊,但沿着集管104的纵向方向(垂直于图5的纸张平面的方向)设有弯曲且突出的多个保持部件102,并通过压紧这些保持部件105而进行临时固定。
此外,还已知常规热交换器的集管部分的另一种结构是这样的结构:其中通过将集管板的侧边缘部分弯曲而形成连接部分,在集管盖的侧边缘部分上形成加宽的部分以从外侧覆盖集管板的连接部分,且集管板的侧边缘部分和集管盖的侧边缘部分通过钎焊彼此连接(例如,JP-A-2005-233570)。
但是在日本专利3,026,754所揭示的结构中,需要压紧保持部件的工艺和设备,且因为当压紧保持部件时在集管的压紧部分周围易于发生扭曲,这种扭曲可能导致钎焊失败。此外,由于要求保持部件设置在集管的纵向方向的预定间隔处,所以不能自由设计集管的总长度,且因为必须考虑保持部件的位置来进行设计,会降低设计自由度。此外,为了确保钎焊的良好特性,集管板和集管盖的连接部分必须高精度形成,且因此需要另外的模具。具体地说,需要用于提供保持部件的另外的模具。
另一方面,在JP-A-2005-233570中揭示的结构中,尽管在钎焊前将集管板的侧边缘部分与集管盖的侧边缘部分彼此配合时有必要将集管板插入集管盖,但集管结构形成为相当难以方便地进行该插入的结构,且因此要求每个配合部分有高的精度。此外,当通过在集管盖的侧边缘部分上弯曲而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加宽部分时,总共需要三次弯曲操作,且弯曲操作需要大量的模具。
发明内容
因而,希望提供这样的热交换器的集管结构:其中可简化用于制造的设备,包括减小模具的数量,可防止诸如钎焊失败之类的产品缺陷发生,并方便在钎焊之前装配集管板和集管盖的操作,并增加设计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介质在其中流动的管子以及管子的端部与其连接的集管,且特点是,集管包括管子的端部与其连接的集管板以及在一个方向开口的集管盖,通过将集管板从集管盖的开口部分插入集管盖并将集管板的两侧边缘部分配合入集管盖而形成集管的横截面封闭结构,且集管盖的至少一个侧边缘部分具有相对于集管板的插入方向倾斜的表面,用于引导集管板的侧边缘部分。
在上述将集管板配合入集管盖的过程中,可进行相对配合操作。即,作为实际操作,集管板可沿将集管板插入和配合在集管盖中的方向相对于集管盖移动,或集管盖可相对于集管板移动,从而使集管盖配合在集管板的两侧边缘部分的外侧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这种结构中,由于集管盖的侧边缘部分具有用于引导集管板的侧边缘部分的倾斜表面,当集管板插入集管盖时可沿着倾斜表面顺利地引导集管板的侧边缘部分,并方便地且精确地将集管板的侧边缘部分配合到集管盖的预定位置内。即,尤其是倾斜表面设置在其上的集管盖的侧边缘部分,用作用于装配集管板和集管盖的引导件。在如下文所述的引导操作中,集管盖的侧边缘部分稍微弹性变形,从而使集管盖的两侧边缘部分之间的距离稍微扩大,在集管板的侧边缘部分配合入集管盖的预定位置之后,已弹性变形的集管盖的侧边缘部分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并可利用弹性恢复力保持将集管板的侧边缘部分配合入集管盖的所要求的预定构形。在这种配合操作中,仅通过将集管板插入集管盖就能够实现用于配合的预定构形,并能够进行所谓的单触式配合。因此,能够在钎焊之前保持预定的集管结构而不像常规结构那样通过使用保持部件采用压紧操作,并能够简化集管结构,以通过使压紧操作不再必要而简化用于制造的设备,且防止由于压紧操作造成的产品缺陷的发生。此外,由于不必在预定间隔处设置保持部件,则大大减少了设计上的限制,并可大大增加设计自由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该热交换器中,可通过相对于集管板的插入方向倾斜地切割集管盖的侧边缘而形成倾斜表面。替代地,或与切割一起采用,可通过相对于集管板的插入方向倾斜地弯曲集管盖的侧边缘部分而形成倾斜表面。在任何情况下,可方便地在集管盖的侧边缘部分上形成用于引导集管板的侧边缘部分的倾斜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有限公司,未经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