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波穿透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4775.6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1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英登;川岛大一郎;饭村公浩;久野浩司;加藤守;井土尚泰;古谷宗雄;藤井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波 穿透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于车辆用电波雷达装置前侧的电波穿透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行驶系统是这样的技术:利用搭载于车辆前侧的传感器,对前方车辆和本车间的车间距离或相对速度进行测定,基于该信息控制节气门或制动器而使本车进行加减速,控制车间距离。近年来,该自动行驶系统作为旨在缓解交通拥堵及减少事故的智能道路交通系统(ITS)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受到关注。
作为自动行驶系统中使用的传感器,通常采用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例如,毫米波雷达通过发送具有30GHz~300GHz频率并具有1~10mm波长的毫米波,并且接收碰到目标物体而反射的毫米波,根据该发送波和接收波的差,测定前方车辆和本车的车间距离或相对速度。
车辆用电波雷达装置通常配置于前格栅的后面侧。由于前格栅的壁厚并不固定,为金属制或在表面形成金属镀层,所以会干扰电波的前进方向。因此,提出下述技术:在前格栅内的与车辆用电波雷达装置的前侧相当的部分上设置窗部,在该窗部上嵌入树脂制的电波穿透罩。
在电波穿透罩上通常设置用于显示各种图案的图案层。图案层是利用金属蒸镀或薄膜转印等形成的较薄的层。因此,在图案层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需要分别由增强用的树脂层进行覆盖。
图案层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由增强用树脂层覆盖的电波穿透罩,通过下述方法得到:首先使一层的增强用的树脂层成型,然后,在其上层利用蒸镀或转印等方法形成图案层,进而在图案层的上层使另一层的增强用树脂层成型。
为了得到图案设计性能优良的电波穿透罩,作为首先成型的树脂层材料(下面称为第1树脂材料),需要使用与之后成型的树脂层的材料(下面称为第2树脂材料)相比熔点更高的材料。即,由于如果第1树脂材料的熔点比第2树脂材料的熔点更高,则即使被熔融的第2树脂材料加热,首先成型的树脂层也不会熔融,所以可以抑制在首先成型的树脂层的上层形成的图案层的变形,可以得到图案设计性能优良的电波穿透罩。在第2树脂材料的熔点大于或等于第1树脂材料的熔点的情况下,首先成型的树脂层由于会被熔融的第2树脂层加热而熔融。如果首先成型的树脂层熔融,则形成在其上层的图案层会变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得到图案设计性能优良的电波穿透罩。
另一方面,在第1树脂材料的熔点比第2树脂材料的熔点高的情况下,2个树脂层的相熔性降低,难以将两者牢固地一体化。因此,当前将2个树脂层形成为相互卡合的形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介绍的电波穿透罩中,通过蒸镀铟而成的图案层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由增强用的树脂层覆盖。具体地说,图案层的前表面用由透明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层(称为外罩层)覆盖,而图案层的后表面用由不透明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层(称为基材层)覆盖。在外罩层和图案层之间,存在由不透明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层(称为屏蔽层)。具体地说,屏蔽层覆盖外罩层后表面的一部分。外罩层的周缘部形成倒扣状的卡合部。
根据专利文献1中介绍的电波穿透罩,形成于外罩层周缘部的卡合部与基材层的边缘部后表面卡合。因此,外罩层可以机械地固定基材层。由此,考虑即使在外罩层和基材层由熔点互不相同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外罩层和基材层牢固地一体化。另外,专利文献1中介绍的电波穿透罩的图案层,经过外罩层中后表面未被屏蔽层覆盖的部分(下面称为窗部),显示在电波穿透罩的前侧(外罩层侧)。因此,在该电波穿透罩中,图案层的图案显示为与窗部形状对应的形状。
专利文献1:特开2000一1590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作为外罩层材料和基材层材料,选择互不相同的树脂材料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外罩层和基材层的收缩率不同而两者产生相对的位置偏移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即使使用专利文献1中介绍的技术而机械地将外罩层和基材层固定,也会在电波穿透罩中远离卡合部的区域,使外罩层和基材层剥离。如果外罩层和基材层剥离,则在两者之间会形成间隙(空气层),使电波穿透罩的电波穿透性能降低。
另外,近年来,对电波穿透罩要求各种图案设计,但专利文献1中介绍的电波穿透罩在图案设计方面存在制约。即,由于专利文献1中介绍的电波穿透罩中的屏蔽层,仅覆盖外罩层的后表面侧的一部分,所以需要以模具成型或印刷等方法形成。但是,专利文献1中介绍的电波穿透罩具有倒扣状的卡合部。因此,在卡合部或其周边部上无法形成屏蔽层。由此,在专利文献1中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得到图案设计性能和图案设计自由度都优良的电波穿透罩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基材层的剥离的电波穿透罩及其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7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波发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带有厚度恢复的开孔液体采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