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激光改性作用的牛仔布涂料染色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4313.4 | 申请日: | 200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0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宋桂玲;李新民;陈素英;谈大勇;魏建华;姜宜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桂玲 |
主分类号: | D06P5/20 | 分类号: | D06P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激光 改性 作用 牛仔布 涂料 染色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牛仔布涂料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行业是用水大户,也是重要的废水污染源,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剧烈,迫于对生产成本的严格核算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使得印染企业经营管理者更乐于接受节能节水降低成本的涂料染色,另一方面,涂料染色由于其对纤维无选择性及其工艺简短、拼色方便、节能节水、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棉、麻、丝及其混纺织物,用以替代原有的活性、直接、还原、印地科素等染料染色流程长、消耗大、染化料成本高的传统染色工艺。在旅游用品、装饰用布、家具织物、工业用布、水洗、砂洗服装布、线带织物等方面均有广阔市场。涂料染色是将涂料制成分散液,通过浸轧或挎压使织物均匀带液,然后经高温处理,借助于粘合剂的作用,在织物上形成一层透明而坚韧的薄膜,从而将涂料机械地固着于纤维上,涂料本身对纤维没有亲和力。
涂料作为一种染料,长期以来在印花上被广泛使用,近年来,由于印染助剂(如粘合剂)性能的不断提高,扩展了涂料的应用范围,使涂料染色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染色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品种适应性较强,适用于棉、麻、粘胶纤维、丝、毛、涤、锦等各种纤维制品的染色;2.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能耗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3.污水排放量小,能满足“绿色”生产要求;遮盖力强,不易产生染色疵病。但涂料染色也有不足之处,如机械固着决定了它的摩擦牢度差,尤其是搓洗牢度不高。尽管近年来新型粘合剂不断涌现,涂料染色色牢度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它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染料染色工艺。目前涂料染色常用于棉、涤棉混纺等织物的中、浅色产品染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激光改性作用的牛仔布涂料染色工艺,它能够提高涂料染色织物的摩擦色牢度。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从卷布辊上退绕下来的牛仔布9首先经过导布辊1,之后进入到激光照射区域进行激光处理,被激光处理后的牛仔布9接着进入到托布板6上表面上,之后将准备好的涂料均匀涂抹到托布板6上的牛仔布9上,带有涂料的牛仔布9接着进入到挎刀4下面,涂料在挎刀4和布面的挤压下渗透到布面以下,达到染色目的,最后染色后的牛仔布被导布辊5导出到下一工序,本发明激光照射区由激光发射头固定板2上的一排线光源激光发射头3产生,此一排线光源激光发射头3输入端和激光发射头电源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8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激光热效应能引起纤维聚合物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致使牛仔坯布表面纤维润湿性能和吸附性能都变好,因此大大提高了涂料染色的上染率。被处理材料的结构变化几乎仅局限在表层很薄的范围内,对纤维材料的本体性能并未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流程示意图,图2是挎刀4和托布板6位置分布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从卷布辊上退绕下来的牛仔布9首先经过导布辊1,之后进入到激光照射区域进行激光处理,被激光处理后的牛仔布9接着进入到托布板6上表面上,之后将准备好的涂料均匀涂抹到托布板6上的牛仔布9上,带有涂料的牛仔布9接着进入到挎刀4下面,涂料在挎刀4和布面的挤压下渗透到布面以下,达到染色目的,最后染色后的牛仔布被导布辊5导出到下一工序,本发明激光照射区由激光发射头固定板2上的一排线光源激光发射头3产生,此一排线光源激光发射头3输入端和激光发射头电源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8连接。
本实施方式采用的牛仔布为纯棉织物或棉的含量大于80%的牛仔织物,线光源激光发射头3输出激光波长635nm,输出光线的扇角为90°。
第一步:基本工艺参数的确定。设定布面的运行速度为20m/min。工艺开始运行后,首先调节导布辊1和5之间的布面张力为900N,然后调节挎刀4相对于托布板6上表面的下沉距离为1mm,把这个距离作为挎刀4相对于托布板6上表面的初始下沉距离。
第二步:寻找挎刀4相对于托布板6的最佳下沉距离。挎刀4相对于托布板6上表面的初始下沉距离的基础上以1mm为梯度增加5次,每增加一次距离后都对染色牛仔布进行随机取样10个,并相应对样品做耐摩擦色牢度实验。对这5次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对比,找到最佳着色效果所对应的挎刀4相对于托布板6上表面的下沉距离。把此下沉距离作为本品种牛仔布的标准工艺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桂玲,未经宋桂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