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3878.0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树之;中西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在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中使用的接触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电话与汽车导航系统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增加了如下设备。即,通过在液晶等显示元件的前面安装的透光性接触面板,用户一边对背面的显示元件的显示进行视觉确认,一边利用手指或笔等对接触面板进行按压操作,以此来进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的切换。这样的设备中,要求使用视觉确认性优越、操作可靠的接触面板。
利用图5~图8对这种现有的接触面板进行说明。图5是现有的接触面板的分解俯视图。图6是配线衬底的俯视图。图7是现有的接触面板的配线衬底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从图6所示的配线衬底的线Y-Y中箭头方向看的剖视图。还有,这些附图中,图8放大表示厚度方向的尺寸以便于识别构成。
接触面板100包含透光性的上衬底101和透光性的下衬底102。在上衬底101的下面形成氧化铟锡等透光性的上导电层103。在下衬底102的上面也形成氧化铟锡等透光性的下导电层104。再有,接触面板100与配线衬底150连接。接触面板100经由配线衬底150与设备的电子电路(未图示)连接。
在下导电层104的上面,利用绝缘树脂以规定间隔形成多个点状隔板(未图示)。在上导电层103的两端延伸有由银等形成的一对上电极11 5A、115B。在上衬底101的下端部,在上电极115A、115B的各端部设有与上电极115A、115B分别连接的上电极端子105A、105B。即,在上衬底101的与配线衬底150连接侧的一边140的端部,在上电极115A、115B的各端部设有上电极端子105A、105B。下电极116A、116B在下导电层104的两端沿与上电极115A、115B正交的方向延伸。在下衬底102下端的下电极116A和116B下端部的各端部设有与下电极116A、116B分别连接的下电极端子106A、106B。即,在下衬底102的与配线衬底150连接侧的一边143的各端部设有下电极端子106A、106B。在图5中,上电极端子105A、105B和下电极端子106A、106B分别在上衬底101的下端部和下衬底102的下端部交替排列配置。
另外,在上衬底101下面或下衬底102上面的外周,形成有大致框状的隔板107。在隔板107的上下面或单面涂敷形成有粘接层(未图示),通过该粘接层,上衬底101和下衬底102的外周部分被贴合在一起。通过隔板107,上导电层103和下导电层104隔开规定间隙对置。
配线衬底150具有由宽度大的连接部108A和宽度小的配线部108B形成的薄膜状衬底部108。即,衬底部108在虚线134上分成连接部108A和配线部108B。连接部108A相对于虚线134位于与接触面板100连接的一侧,具有端136。配线部108B相对于虚线134位于与电子电路连接的一侧,具有端138。在衬底部108的上面设有由铜或银等形成的上配线图案109A、109B。在衬底部108的下面设有由铜或银等形成的下配线图案110A、110B。
下配线图案110A、110B通过在贯通孔内填充有银等的通孔电极110C、110D,在配线部108B的端138侧,导出到配线部108B的上面。即,下配线图案110A、110B在配线部108B的端138侧与上配线图案109A、109B一起处于上面。上配线图案109A、109B和下配线图案110A、110B在配线衬底部108上分别交替配置。
另外,配线衬底150具有薄膜状的上盖板111和薄膜状的下盖板12。如图6及图7所示,上盖板111在端136和端138形成为比衬底部108稍短的尺寸。下盖板112在端138形成为比衬底部108稍短的尺寸。再有,上盖板111只露出衬底部108的端136侧的端部和端138侧的端部,覆盖衬底部108的上面而进行贴附。下盖板112只露出衬底部108的端138侧的端部,覆盖衬底部108的下面而进行贴附。
图5中,端136侧的端部指的是衬底部108的端136和虚线130之间的规定宽度的部分142。另外,端138侧的端部指的是衬底部108与虚线132之间的规定宽度的部分144。
还有,图5中,为了便于识别构成,没有表示上盖板111、下盖板112的形状,而是表示透过上盖板111看的状态,还用实线表示了上电极115A、115B和上电极端子105A、105B。图6表示从上面看的图,未图示位于上盖板111和衬底部108下部的上配线图案109A、109B和下配线图案110A、110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3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参果脱毒组培苗的病毒快速检测方法
- 下一篇:扣丝机自动点接铟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