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3426.2 | 申请日: | 200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6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久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3G9/087 | 分类号: | G03G9/087;G03G9/10;G03G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王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色 组分 显影剂 以及 图像 形成 装置 | ||
1.一种调色剂,至少包括粘结树脂,磁性材料,经疏水化处理的无机粒子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树脂包括含有作为催化剂的无机锡(II)化合物的聚酯树脂;
所述调色剂的磁化强度,在5k奥斯特(kOe)的磁场中为10emu/g~25emu/g;
如将所述调色剂的玻璃转化温度为Tg,在温度(Tg+30)℃下,用流变仪(rheometer)测量的频率为0.1Hz时的tanδ(损失弹性模数G″/储存弹性模数G’)为0.7~1.3。
2.权利要求1记载的调色剂,疏水化处理的无机粒子是用硅油处理的。
3.权利要求1记载的调色剂,其重均粒径为6.0μm~10.0μm,且粒径在5μm以下的调色剂的比率为20%~80%(个数)。
4.权利要求1记载的调色剂,其重均粒径为6.0μm~8.0μm,且粒径在5μm以下的调色剂的比率为40%~80%(个数)。
5.权利要求1记载的调色剂,其还含有脱模剂,
其中,粘结树脂包括混合树脂,所述混合树脂含有乙烯基树脂单元以及聚酯树脂单元,所述聚酯单元含有作为催化剂的无机锡(II)化合物,所述混合树脂在调色剂中的含量A与所述脱模剂在调色剂中的含量B,满足下式:1/2B≤A≤3B。
6.权利要求1记载的调色剂,其中无机锡(II)化合物为辛酸锡。
7.一种二组成显影剂,包括权利要求1记载的调色剂和载体。
8.权利要求7记载的二组成显影剂,其中载体包括芯材以及覆盖在芯材上的覆盖层,该覆盖层包括硅氧烷树脂。
9.权利要求7记载的二组成显影剂,其中疏水化粒子是用硅油处理的。
10.权利要求7记载的二组成显影剂,其中调色剂的重均粒径为6.0μm~10.0μm,且粒径在5μm以下的调色剂的比率为20%~80%(个数)。
11.权利要求7记载的二组成显影剂,其中调色剂的重均粒径为6.0μm~8.0μm,且粒径在5μm以下的调色剂的比率为40%~80%(个数)。
12.权利要求7记载的二组成显影剂,其中调色剂其还含有脱模剂,
其中,粘结树脂包括混合树脂,所述混合树脂含有乙烯基树脂单元以及聚酯树脂单元,所述聚酯单元含有作为催化剂的无机锡(II)化合物,所述混合树脂在调色剂中的含量A与所述脱模剂在调色剂中的含量B,满足下式:1/2B≤A≤3B。
13.权利要求7记载的二组成显影剂,其中无机锡(II)化合物为辛酸锡。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静电潜影承载体,承载静电潜影;
静电潜影形成装置,在静电潜影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影;
显影装置,用调色剂对静电潜影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
转印装置,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媒体上;
定影装置,将转印到记录媒体上的调色剂进行定影;
其中,显影装置包括,可以旋转并在其表面载有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双组分显影剂,在显影剂承载体的内部具有固定的磁场发生装置;
第1规范部件,规范由所述显影剂承载体承载的该双组分显影剂的量,
显影剂收容器,收纳由该第1控制部件刮下的所述双组分显影剂;
该显影剂收容器,包括
第2规范部件,其规范由显影剂承载部件承载的2组分显影剂的增加,并设置在显影剂承载体上的双组分显影剂的输送方向上的第1控制部件的上游,并与显影剂承载体保持有空隙,以及
调色剂收存部,其向显影剂承载体供给调色剂,其被配置在与显影剂收存部相邻的位置。
15.权利要求14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载体包括芯材以及覆盖在芯材上的覆盖层,该覆盖层包括硅氧烷树脂。
16.权利要求14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其中疏水化粒子是用硅油处理的。
17.权利要求14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调色剂的重均粒径为6.0μm~10.0μm,且粒径在5μm以下的调色剂的比率为20%~80%(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34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C/DC电力转换装置
- 下一篇: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