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自行车的控制装置和包含这种装置的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2340.8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塞佩·达尔普拉;布鲁诺·德佩里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3/06 | 分类号: | B62K23/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代易宁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行车 控制 装置 包含 这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控制装置。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骑行自行车且致动/控制至少一个自行车设备的控制装置,该自行车设备例如变速器(前或者后)、闸(用于前轮或者后轮)、伺服辅助变速换挡装置或者功能码表。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控制装置适于用在赛车上,即其把手具有相对的弯曲自由端部自行车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上述控制装置的自行车。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上述控制装置的组件的零件套。
背景技术
已知的用于赛车的控制装置与自行车把手的弯曲部分相连,一个在右侧,并且一个在左侧,作为设置在把手的弯曲部分上的传统手柄形式的手柄的选择以允许骑车人抓持该控制装置从而骑行自行车,并且允许同时致动/控制一个或多个自行车的设备,例如闸(前或者后),变速器(前或者后)以及可能的功能码表。
贯穿本说明书和随附的权利要求,空间术语特别是术语前、后、侧、上、下、垂直和水平,是参考控制装置在自行车的把手上的安装情况而使用的。另一方面,术语内和外参考了处于中性位置的把手,识别朝向把手的中心的区域和相对于大体垂直穿过控制装置的中间参考面与把手的中心相对的区域。
已知的控制装置例如在同一申请人的EP504 118和EP1 264 765专利文献中所公开和示出的。
已知的控制装置典型地包括支撑体,该支撑体适于通过传统的连接装置(例如通过夹子)固定到把手的弯曲部分。
支撑体典型的是通过外侧壁、大体平行于外侧壁的内侧壁、将外侧壁和内侧壁相互连接的上壁和与上壁相对的下壁限定的。所有的壁典型地通过外部套罩住。
支撑体安装在自行车的把手上从而从其前面伸出,并且其形状使得骑车者能够容易地抓持它,特别是在竞赛的情况下。因此,支撑体具有符合人机工程的形状,典型地在其前面区域中包括向上的突起。
自行车的各个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件与支撑体相连。这种控制件一般是由杆和/或按钮构成。特别地,已知的的是,控制装置包括闸致动杆和多个杆,或者按钮,用于致动变速器以及可能地用于控制功能码表。典型地,用于在变速换挡方向致动变速器并且可能的用于控制功能码表的杆或者按钮被设置在控制装置的支撑体的内壁上。
申请人已经发现,上面所述类型的控制装置的缺点在于对于骑车者不能够确保安全且有效的抓持,最重要的是特别艰苦的行使条件下,例如爬坡爬坡或者疾速行驶。这个缺点主要是由于支撑体地特殊构造所引起的,如已经说明的,该支撑体具有大体平行的相对的内和外侧壁。
的确,在上述的比赛环境中,骑自行车同时抓持控制装置的支撑体的骑车者将其手掌的大部分放在靠近突起的上横向壁上及支撑体的外侧壁上,然而,手指,拇指从顶部而其他的手指从底部挤压支撑体,从而根据大体垂直于这样的表面的方向在支撑体的内侧壁上施加压力。
首先,在骑车者具有大手的情况下,手指端可以叠压在支撑体的内侧壁处,使得拇指越过其它手指或者反之亦然。手指的所述叠压使得对于支撑体的抓持不是非常有效或者不舒适。
另外,在其中变速器致动杆位于支撑体的内侧壁上的情形中,当骑车者利用他的拇指致动这个杆时,拇指可能会碰撞到其他手指的端部。在这种情况下,骑车者感觉不舒服的情形出现了,从而降低了抓持的效率。
构成本发明基础的技术问题在于,允许骑车者在所有的比赛条件下即使是在最恶劣的比赛条件下能够舒适并且有效的抓持用于自行车的控制装置的支撑体,而与他的手的大小无关。
发明内容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控制装置,包括适于与自行车把手相连的主体,和至少一个自行车设备的至少一个控制件,所述主体包括外侧壁和相对于中间参考面设置在所述外侧壁的相对侧的内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表面具有至少一个距所述中间参考面的距离比在所述中间参考面和第二表面的区域之间的距离更大的区域。
贯穿本说明和随附的权利要求,术语“中间参考面”是用于表示任何穿过控制装置的主体(或者支撑体)的大体垂直面,且不必是该种主体的对称面或者中间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坎培诺洛有限公司,未经坎培诺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2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芳族二羟基二酰二卤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的沉淀物
- 下一篇: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