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计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1707.4 | 申请日: | 200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6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万;李承培;金世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明星;安宇宏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计算机 | ||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7年2月27日提交的第10-2007-1981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公开于此,以资参考。
技术领域
在此公开的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提高发收(transception)(发射和/或接收)无线电数据的灵敏度的便携式计算机。
背景技术
便携式计算机通常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用于控制对应于所述图像的数据输出的主体。特别地,发收(发射和/或接收)和处理无线电数据的便携式计算机还包括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数据的天线。
天线连接到装备有无线广域网络(WWAN)或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主体,将无线电数据传输到主体或将数据从主体发射到外部。
这种WLAN可以在多个彼此未通过电线或电缆连接的信息处理器之间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数据。
但是,无线电数据由于在天线周围产生的其它种类的电磁波而受到电磁干涉(EMI)的影响,因此便携式计算机会降低发收无线电数据的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一种无线电数据发收灵敏度提高的便携式计算机。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一种便携式计算机,该便携式计算机包括:显示面板,在限定的显示区上显示图像;天线,用于发收无线电数据;数据驱动器,布置在显示面板中;主体,控制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的操作。
天线邻近显示面板。所述天线和数据驱动器被布置为彼此相对,中间插入显示区。数据驱动器被布置为邻近显示面板和主体连接的部分。
由于天线布置在可以将无线电数据和数据驱动器产生的电磁波之间的干涉最小化的位置,因此提高了便携式计算机中的无线电数据的发收灵敏度。
在此,对本发明特性的本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可以通过参照说明书其它部分和附图认识。
附图说明
将参照下述附图描述本发明的非限制性且非彻底性的实施例,其中,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在所有不同附图中,相同参照标号指示相同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LCD面板、背光单元和数据驱动器之间的连接状态的后视图;
图3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LCD面板、背光单元和数据驱动器之间的连接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便携式计算机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被理解为局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得本公开彻底并且完整,并且会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全部附图中,相同参照标号指示相同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500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便携式计算机500包括液晶显示(LCD)面板50、背光单元200、栅极驱动器120、数据驱动器110、天线250、容纳LCD面板50和天线250的壳体350以及主体400。
在LCD面板50中,显示区PA被限定为便携式计算机500中的用于显示图像的部分。图像被显示在显示区PA上。
LCD面板50包括滤色器基底10、薄膜晶体管基底20和液晶(未示出),所述液晶介于滤色器基底10和薄膜晶体管基底20之间。
滤色器基底10是透明的玻璃基底,在滤色器基底10上,红色层(未示出)、绿色层(未示出)和蓝色层(未示出)形成在矩形的显示区PA中。因此,背光单元20提供的白色光束在穿过彩色层的同时被混合成需要的颜色。在滤色器基底10上,形成透明导体的氧化铟锡膜作为共电极(未示出)。
薄膜晶体管基底20是透明玻璃基底,在薄膜晶体管基底20上,薄膜晶体管以矩阵形式排列在显示区PA上。在显示区PA上,形成电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未示出)以与共电极产生电场。此外,在薄膜晶体管基底20的末端,提供与数据驱动器110结合的数据键合焊盘105,并且提供与栅极驱动器120结合的栅极键合焊盘108。
背光单元200将光供应到LCD面板50中。由于LCD面板50自身不能发光,因此LCD面板50通过从背光单元200提供的光显示图像。背光单元200具有用于辐射光的灯(未示出)。
栅极驱动器120被安置在栅极键合焊盘108上,邻近显示区PA的第一短边83。栅极驱动器120具有接触栅极键合焊盘108的栅极驱动电路膜107,以及结合到栅极驱动电路膜107的栅极驱动芯片109,栅极驱动器120产生栅极信号以控制LCD面板50的薄膜晶体管的开关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17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光学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电光学装置和电子仪器
- 下一篇:树叶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