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1685.1 | 申请日: | 200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叶淑铃;高信敬;林志祥;吴志郎;康清炬;黄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1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及其 形成 方法 | ||
1.一种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聚酯纤维;以及
多个纳米碳管,分散于该聚酯纤维中,且该些纳米碳管大抵顺向排列于该 聚酯纤维的延伸方向,其中该些纳米碳管的直径为10纳米至40纳米,该些纳 米碳管的长度为1微米至25微米,该些纳米碳管具有一绕曲结构,且该聚酯 纤维每100克具有该些纳米碳管的含量为0.05克至1克;
所述分散有纳米碳管的聚酯纤维是通过熔融抽丝并利用一卷绕滚筒收集 而获得的,所述卷绕滚筒的卷绕速度为1000米/分钟至6000米/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其特征在于,该聚酯纤维的材质包括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芳香酯、 或前述的组合。
3.一种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聚酯粒;
提供多个纳米碳管;
对该纳米碳管与该聚酯粒进行一混炼;以及
对于该混炼后的该纳米碳管及该聚酯粒进行一熔融抽丝并利用一卷绕滚 筒收集而获得一聚酯/纳米碳管纤维,其中,所述卷绕滚筒的卷绕速度为1000 米/分钟至6000米/分钟;
该些纳米碳管大抵顺向排列于该聚酯/纳米碳管纤维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聚酯粒的材质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 二甲酸丙二酯、聚芳香酯、或前述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些纳米碳管的直径为10纳米至40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些纳米碳管的长度为1微米至25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顺向排列于该聚酯/纳米碳管纤维中的该些纳米碳管具有一绕曲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聚酯粒与该些纳米碳管的提供为每提供100克的该聚酯粒,便提供0.05克 至1克的该些纳米碳管。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聚酯/纳米碳管纤维的耐热温度大于7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该聚酯/纳米碳管纤维在相同磨耗条件下,比未包括纳米碳管的聚酯纤维 磨耗量减少35%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该聚酯/纳米碳管纤维的长度大于10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16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垫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硅单晶生长的热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