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1532.7 | 申请日: | 200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6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泽渡彩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装置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尤其在以液晶电视机等为代表的液晶装置的领域中,近几年,以提高运动图像的图像质量为目的且响应速度快的OCB(Optical CompensatedBend)模式的液晶装置备受瞩目。在OCB模式中,初始状态下液晶在2枚基板间成为打开为喷射(spray)状的喷射取向,在显示动作时液晶需要呈弯曲成弓形的状态(弯曲取向)。即,在显示动作时通过以弯曲取向的弯曲程度对透过率进行调制,从而实现高速响应性。
在为这种OCB模式的装置的情况下,在切断电源时液晶为喷射取向,因此需要进行所谓的初始转移操作,即在接通电源时通过对液晶施加某个阈值电压以上的电压,从而使液晶的取向状态从初始的喷射取向转移到显示动作时的弯曲取向。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利用与像素电极之间产生的横向电场、促进液晶的初始取向转移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96519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为了在像素电极的规定位置形成转移核而需要高电压。因此,在用于上述电子设备的小容量电源中,电场强度不足,无法充分且均匀地生成转移核,存在显示不良或得不到所希望的高速响应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低电压且短时间内进行OCB模式的初始取向转移的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其具有被夹持在对置配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的取向状态从喷射取向向弯曲取向转移来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基板上设有:互相交叉的扫描线及数据线、多个像素电极,该液晶装置还设有转移电极,其设置得比上述扫描线或数据线更靠近上述液晶层侧,且比上述像素电极更靠近上述第一基板侧,并与上述像素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装置,通过在像素电极与转移电极之间使电场产生,从而可以形成作为初始转移的起点的转移核。再有,由于采用上述转移电极与上述像素电极上下配置的结构,故例如通过减小设置于电极间的绝缘层(电介质膜)的膜厚,从而与现有的采用横向电场的电极结构相比,可以缩短电极间的距离,结果能以低电压在短时间内进行初始转移。
再有,在上述液晶装置中,优选上述像素电极的端部与上述转移电极重叠。
由此,可以在像素电极与转移电极之间良好地产生形成作为上述的初始转移的起点的转移核的电场。进而,可以使得像素电极端部上的液晶分子也取向,可以在像素电极上的宽范围内使初始转移产生。
进而,在上述液晶装置中,优选在上述像素电极与上述转移电极之间设置电介质膜,该电介质膜的与上述转移电极重叠的部分的膜厚在1μm以下。
一般通过光刻法等形成电极及布线层,因此将各自的间隔设为2μm左右在技术上成为界限。因此,若采用本发明,则由于存在于像素电极与转移电极之间的电介质膜的膜厚在1μm以下,故可以使得电极彼此之间接近,与现有的横向电场方式相比,以更低的电压即可使初始转移产生。
另外,在上述液晶装置中,优选上述像素电极或上述转移电极中形成有弯曲部。
由此,由于借助弯曲部可以在像素电极与转移电极之间使电场产生于各种方向,故可以利用弯曲部更可靠地产生转移核,可以进一步提高初始转移的均匀性、高速性。
再有,在上述液晶装置中,优选上述转移电极形成为岛状。
由此,能够将转移电极配置在像素区域内的所希望的位置,可以将使作为初始取向转移的起点的转移核产生的场所设定于任意位置。
还有,在上述液晶装置中,优选上述转移电极与形成于上述像素电极的狭缝重叠。
这样,能够将转移电极配置在像素区域内的所希望的位置,可以将使作为初始取向转移的起点的转移核产生的场所设定于任意位置。
还有,在上述液晶装置中,优选在俯视状态下与上述像素电极分离的位置且与上述转移电极重叠的位置上设置突起部。
这样,利用突起部,能够使初始的液晶分子在各种方向倾斜取向,还能借助施加初始转移电压而使各种方向的倾斜电场产生。由此,可以使旋转位移在突起部周边产生,可以进一步提高初始转移的均匀性及高速性。
另外,在上述液晶装置中,优选上述转移电极与上述扫描线为相同电位。
由此,通过向扫描线施加电压,从而可以与像素电极之间产生作为初始转移起点的电场。再有,通过层叠扫描线与转移电极,从而可以连续形成,因此可以简化制造工序。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液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1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