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0791.8 | 申请日: | 200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1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箕轮亮太;福井教夫;藤原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H01H50/34;H01H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电磁继电器,公知有如下技术,即,通过对经由卷轴将线圈卷绕在铁心上而构成的电磁铁块进行励磁、消磁,将可动铁片向所述铁心的磁极部吸引、离开而使之转动,使卡往复移动,由此驱动可动接触片,对触点进行开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72628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现有的电磁继电器中,用于小型化的结构不充分,在驱动可动接触片时不能够确保充分的行程量,或者不能够充分维持绝缘距离。
另外,在所述现有的电磁继电器中,为了调整动作特性,即使要将厚度量规插入铁心的磁极部与可动铁片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其间隙也被卡所覆盖。因此,在组装之后,具有使可动接触片变形并且调整触点接触压力的调整作业非常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虽然小型化,但能够确保充分的行程量以及绝缘距离,并且在组装之后容易将厚度量规插入到铁心的磁极部与可动铁片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能够迅速进行调整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对配置在基座上的、经由卷轴将线圈卷绕在铁心上而构成的电磁铁块进行励磁、消磁并将可动铁片向所述铁心的磁极部吸引、远离而使其转动,使卡往复移动,由此驱动可动接触片,进行触点的开闭,其中,所述卡在所述基座上可往复移动地被导向,所述卡包括:避让部,配置于所述基座上的所述电磁铁块的卷轴的一侧凸缘部可在该避让部中移动;导向部,其保持所述可动铁片的一端部,所述卷轴具有卷绕线圈的圆筒状的主体部、和分别形成在所述主体部两端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的一侧具有台阶部,在所述卡往复移动时,避免与所述导向部的邻接所述避让部的位置相干涉。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卡配设在基座或电磁铁块的卷轴的一部分所处的区域,可实现小型化。并且,在卡往复移动时,通过形成于卷轴的一侧凸缘部的台阶部可避免与导向部的干涉。通过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小型化,能够对卡确保充分的、用于驱动可动接触片的行程量。
理想的是,所述铁心包括:插入到所述卷轴的主体部的轴部;与所述卷轴的一侧凸缘部抵接的磁极部,所述卷轴的一侧凸缘部在所述磁极部抵接的位置形成有收纳所述磁极部的一部分的凹部。
通过该结构,能够抑制铁心的磁极部的突出量,可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
理想的是,所述导向部在与所述避让部邻接的部分设有向相互相对的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在两突出部之间形成用于将厚度量规插入所述铁心的磁极部与所述可动铁片之间的间隙,所述卷轴的一侧凸缘部设有防插入突部,防止厚度量规从所述卡的导向部形成的间隙插入到所述铁心的磁极部与所述可动铁片之间以外的位置。
通过该结构,在组装完成之后,虽然存在有卡,但可利用形成于其卡上的间隙将厚度量规插入到铁心的磁极部与可动铁片之间,可进行触点接触压力的调整。并且,在插入厚度量规时,由于防插入突部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插入到不需要的位置,因此可提高调整操作的效率。
理想的是,所述防插入部具有将所述厚度量规在所述铁心的磁极部与所述可动铁片之间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所述引导部具有对所述厚度量规的一面以及两侧缘部进行导向的槽部为好。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更加容易地插入厚度量规。
理想的是,所述卷轴的一侧凸缘部在凹部内的所述磁极部抵接的位置设有同一高度的多个突起,在将铁心组装到卷轴上之后,使所述磁极部的一部分位于凹部内而将所述突起破坏。
通过该结构,能够将铁心的磁极部的位置形成为以突起的微小面积支承的稳定结构,通过之后的将铁心向卷轴的组装,能够使磁极部的面(磁极面)处于所希望的位置,并且,由于磁极部整体不会完全从凹部突出,故也不形成厚度量规误插入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卡配设在基座或电磁铁块的卷轴的一部分所处的区域,另外,可避免卡移动的干涉,因此,虽然小型化,但能够确保卡的行程量,可一边维持绝缘性一边进行稳定的触点开闭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中,(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去除壳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表示从与(a)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去除壳体后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面图;
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0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