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香蕉茎杆提取开松纤维细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3898.X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润燕;黄一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一君 |
主分类号: | D01C1/02 | 分类号: | D01C1/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农劲风 |
地址: | 530318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蕉 提取 纤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植物原料机械分离出纤维的方法,尤其是一种从香蕉茎杆提取开松纤维细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热带植物较多,我国南方属亚热带地区,适应种植香蕉,香蕉是我国四大名果之一。开发利用热带天然植物纤维,如:剑麻、椰衣纤维、菠萝叶纤维、香蕉茎杆纤维,已引起纺织界的关注,将这些纤维制成地毯、沙发布、墙布等家用纺织品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菠萝叶和香蕉茎杆纤维资源丰富,纤维品质比剑麻柔软纤细,可纺性好,也可制作高档服装面料。这两种纤维除了具有麻的特性外,还有风格独特、特殊光泽、热传导性好、凉爽光滑等特点;香蕉纤维还具备质量轻、吸水性高且环保的特点,混纺纱光泽好、自然蓬松,经过织造,可以制成牛仔服及网球服、外套等休闲衣物;由于香蕉纤维轻且有光泽、吸水性高,也能制成窗帘、毛巾、床单。
目前,由于香蕉种植生长的要求条件不高,且易于田间管理,香蕉种植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香蕉种植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仅广西壮族自治区种植面积不低于70万亩(根据官方网站数据),广西的浦北县种植不下10万亩。香蕉茎杆是一种含纤维极多的麻料植物,属终身一次收成,往往收果后其茎杆如未及时砍伐,就会自然腐烂,故历史至今农民往往是砍了香蕉果、收成后就立即砍去其茎杆。香蕉茎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由于其特殊的纤维分子不同于其它麻类,香蕉纤维麻含有丰富果胶、木质、半纤维素等物质,致使新鲜的香蕉原麻在凉晒的过程中,易受到氧化而迅速变黑,纤维容易出现断裂,因此,由于香蕉茎杆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其往往变成了一种废物被丢弃在田边地角,任其在田内腐烂,严重污染环境。目前尚未发现利用香蕉茎杆取得纤维麻的技术报道,也没有较佳的满足生产需要的香蕉茎杆提取纤维麻的工艺方法,一般做法是将香蕉茎杆置于水中浸泡,待茎杆腐烂变质后捞出后,用手工锤打的方法提取纤维麻,其缺点在于:所提取的纤维麻较粗糙,实用性较差;劳动强度大,生产率较低,开发成本高,从而制约大面积资源的开发利用,致使香蕉茎杆提取纤维麻无法实现产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发成本较低、所提取纤维麻较细、劳动强度较小的从香蕉茎杆提取开松纤维细麻的方法。不仅所需的设备简单,方便实用,而且一般人员也容易掌握,从香蕉茎杆取得的纤维和附着组织都可全部利用。
为解决为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该从香蕉茎杆提取开松纤维细麻的步骤如下:
①配制2°~3°波美度的洗米水备用;
②将晒干的原香蕉粗麻浸泡于所述的洗米水60~70分钟后,将其捞起、沥干;
③把沥干的香蕉粗麻置入3%~4%氢氧化钠、1.3%~1.5%亚硫酸钠、13%~15%碳酸钠三者的混合溶液中,通过高压、高温100℃蒸煮9~10分钟,冷却后将香蕉粗麻取出,经多次用水清洗、敲打,使其果胶、木质脱离纤维麻;
④用25°~30°波美度的冰醋酸将纤维麻进行酸洗,以平衡蒸煮后的酸碱度;
⑤将酸洗后的纤维麻用PH值为7~8、浓度为1~2g/L的次氢酸钠溶液浸泡10~20分钟后,将其捞出用水清洗后,放入0.4%~0.5%氢氧化钠、0.8%~1%乳化剂、8%~10%茶籽油三者的混合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捞出,使纤维麻吸入油质水,达到软化效果;
⑥将所述的纤维麻烘干或晒干,通过开松处理后,即可生产出类似棉花状的纤维开松细麻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一种开发成本较低、方便实用、所提取纤维麻较细、劳动强度较小的从香蕉茎杆提取开松纤维细麻的方法。不仅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为我国麻纺工业提供新的原材料源;所需的设备简单,一般人员也容易掌握,且能取出质量轻、吸水性好的纤维蕉麻,取得的纤维和附着组织都可全部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人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实验,研发出了香蕉纤维的脱胶处理工艺和在香蕉茎杆中提取开松纤维细麻的处理工艺,它们的工艺主要包括:刮麻——清水、自制米酶漂洗——晒干——浸酸——碱煮软化脱胶——打纤——酸洗——漂白——上油——烘干——开松——香蕉开松纤维细麻。
提取香蕉开松纤维细麻的配方:①淘米水浓度为2°~3°波美度,②氢氧化钠3%~4%、1.3%~1.5%亚硫酸钠、13%~15%碳酸钠三者的混合溶液,③冰醋酸含量为25°~30°,④次氢酸钠PH值为7~8,浓度控制在1~2g/L,⑤0.4%~0.5%氢氧化钠、0.8%~1%乳化剂、8%~10%茶籽油三者的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一君,未经黄一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38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门驱动结构
- 下一篇:电镀清洗水零排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