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降解壳聚糖制备活性壳寡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3494.0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0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魏远安;岳武;姚评佳;何日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4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降解 聚糖 制备 活性 寡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臭氧降解壳聚糖制备活性壳寡糖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甲壳素(chitin)是一种结构为β-1,4聚-2-乙酰氨基-D-葡萄糖的高分子聚合物,部分脱乙酰基后的产物称为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天然碱性多糖。其结构式为
壳聚糖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无毒、可生物降解、生物相溶性好,近年来在化工、环保、食品、医药、化妆品、农业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壳聚糖的分子量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且分子间和分子内部存在大量的氢键。因而不溶于水和一些普通溶剂,这大大限制了壳聚糖的应用。
壳聚糖经过降解后生成低分子量的产物称为壳寡糖(chitosan oligochitosan,COS),这种壳寡糖是指2~20个氨基葡萄糖以B-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聚糖,不但水溶性好,而且很容易被吸收,其药理活性是同等重量壳聚糖的14倍。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人,由壳聚糖降解制备分子量≤3000Da的壳寡糖展现出了许多独特的生理活性和功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和血脂;降血压;抗菌和抑菌;阻碍病原菌生长繁殖,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植物细胞,从而促进植物快速生长;调节肠道菌群等。因此,壳寡糖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生物农药和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为了制备壳寡糖,目前对壳聚糖的降解方法可大致分为酸降解法、酶降解法和氧化降解法三种。其中酸降解法工艺操作虽然简单,但降解产品中的单糖和双糖含量偏高,三糖以上的活性壳寡糖含量偏低,还存在降解条件较难控制,后处理繁琐等缺点。酶降解法条件温和,降解过程及聚合度容易控制,但多数单一水解酶对壳聚糖降解程度有限,水解时间过长,生产周期太长。H2O2氧化降解法的速度相对较快,但其反应条件较难控制,有人发现H2O2氧化法会引起氨基含量的下降,而且降解过程的后期常常伴有褐变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降解、反应条件容易控制、降解过程不会产生褐变的臭氧降解壳聚糖制备活性壳寡糖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高活性的糖组分含量高,生产成本较低,适合于工业化规模生产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降解壳聚糖制备活性壳寡糖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将壳聚糖粉末溶于酸性溶液中,调节其pH范围到1~7,置于臭氧降解槽中。
B、在盛有壳聚糖溶液的臭氧降解槽中加入0.01~0.1%(质量百分数)臭氧催化剂,以50~200ml/min的速度通人臭氧,在10~100℃、600~800r/min高速搅拌和20~1000kHz超声波或180~320nm紫外线辐射下,反应30~800min,得到降解液。
C、降解液经过膜分离技术截留聚合度为3~10或3~20的壳聚糖降解产物,经过浓缩、喷雾干燥获得高活性的壳寡糖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用量为2~5%(质量百分数),所述的酸性溶液为1~5%(质量百分数)的醋酸溶液或盐酸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臭氧降解槽为玻璃、或内壁瑭玻璃的金属、或耐盐酸的不锈钢材料制成,装置有高速搅拌浆,具有夹层加热和恒温装置,底部装有超声波发生器或顶部装有紫外线光源灯的反应器。气体分布器是带有很多微孔的石英管或不锈钢管做成,装在底部,臭氧从气体分布器导入降解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3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