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价铕掺杂氟氯化钡纳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2287.3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元;鞠强;李仁富;刘永升;罗文钦;刘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85 | 分类号: | C09K11/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价铕 掺杂 氯化钡 纳米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荧光发光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三价稀土离子铕掺杂氟氯 化钡纳米发光材料及其制备。
背景技术
稀土掺杂的无机纳米晶是一种新型的荧光发光材料,在光电子器件、液晶 显示器、固态激光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其中BaFCl是一种碱土金属的二卤化物,片状晶体,它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化 学性能,是一种良好的发光基质;同时,稀土掺杂的氟氯化钡在光存储,生物 表征,X-射线增显屏,量子裁剪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氟离子与 氯离子的亲核能力相差较大,而且三价铕离子和二价的钡离子在电荷和半径上 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三价铕掺杂的氟氯化钡纳米晶很难在溶液中合成。故而, 所报道的大多是用固相烧结的方法合成氟氯化钡微米晶(参考文献:Chen,X.Y. et al.Anomalous Luminescence dynamics of Eu3+ in BaFCl microcrystals Physical Review B 70,205122(2004))。它主要是在保护气氛下,通过 高温热驱动,将三价铕离子掺到氟氯化钡的晶格中,一般得到颗粒尺寸较 大的微米晶。这种方法,需要保护性气氛,造价较高,同时,高温造成大量缺 陷的存在,从而导致发光强度不高。本发明通过采用低温溶剂热工艺,有效地 减少了材料中存在的缺陷,得到了颗粒均匀,发光较强的铕掺杂氟氯化钡纳米 发光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发光强度的三价铕掺杂BaFCl纳米晶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制备的BaFCl纳米晶的组分为:xEu3+-(1-x)BaFCl(x=0.05-25mol %)。
本发明采用如下制备工艺:氯化铕和氯化钡在搅拌的条件下溶解在少量水 中,然后加入大量的乙醇,剧烈搅拌,形成比较均匀的悬浊液。适量的氟化铵 溶解在少量水中,然后加入大量的乙醇,得到透明的氟化铵水醇溶液。在搅拌 的条件下,将氟化铵水醇溶液,逐滴加入到氯化钡和氯化铕的悬浊液中。搅拌 后,将其转移至高压釜中,在80-150度下保温。保温完成后,使其自然冷却到 室温,离心使上层清液与沉淀分开,将得到的沉淀用水和乙醇洗涤多次,干燥, 得到的白色粉末即为Eu3+:BaFCl纳米晶。
制备出来的Eu3+:BaFCl纳米晶是氟氯铅矿结构。XRD粉末衍射和透射电镜 表明得到的是直径100-200纳米,厚度为20-40纳米的片状纳米晶。通过选择 合适的激发波长,能得到较强的稀土离子发光,表明三价铕掺杂的BaFCl纳米 晶中,是一种优良的荧光发光材料。
本发明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重复性好、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本 发明与目前国内外制备的Eu3+:BaFCl微米晶相比,纳米晶颗粒均一,尺寸较小, 材料中存在的缺陷较少,发光较强,通过选择激发可以得到很强的铕离子发光, 是一种优良的新型发光材料。
附图说明
附图1:掺铕氟氯化钡纳米晶XRD衍射图样。
附图2掺Eu3+2.5at%的BaFCl纳米晶的扫描电镜图。
附图3掺Eu3+2.5at%的BaFCl纳米晶的透射电镜图。
附图4:掺Eu3+2.5at%的BaFCl纳米晶选择性激发发射光谱,激发波长为 (a)392.5nm和(b)464.8nm。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2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头保护模组及具该镜头保护模组的镜头模组
- 下一篇:雪深测量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