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触摸屏的ITO薄膜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2132.X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9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钟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航泰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触摸屏 ito 薄膜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的操作中使用的触摸屏制造方 法。
背景技术
ITO(Indium Tin Oxides,铟锡金属氧化物)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 体-氧化铟锡,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半导体设在薄膜的一面形成的透明 导电膜。
现有电阻式触摸屏主要采用湿制程蚀刻方法制造,先将需要的部份 用耐酸性油墨保护起来后,再通过酸性化学药水将不需要的ITO薄膜蚀 刻掉,然后再通过碱性化学药水将表面的耐酸性油墨去除掉,最后用水 将表面清洁干净,干燥后进行后序生产流程。在触摸屏的制造过程中, ITO薄膜的清洁度是一重要参数,清洁度不高的ITO薄膜都需要按不合 格品处理。由于该方法在制造用于触摸屏的ITO薄膜的过程中,ITO薄 膜接触到碱性药水及蚀刻设备相关清洁工具,容易造成ITO薄膜刮伤、 刺伤、污垢存在等现象,容易造成触摸蚀刻过度或外观不良等问题,从 而造成生产的成品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触摸屏的ITO薄膜制造 方法,该方法可以提供较高的洁净度,从而提高ITO薄膜成品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触摸屏的ITO薄膜制造方 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蚀刻保护层,在ITO薄膜的正面设置蚀 刻保护层,对该蚀刻保护层进行烘烤热固,将蚀刻保护层分成若干条状 区域,所述蚀刻保护层的厚度为15um~35um,所述热固温度为 130℃~150℃,热固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蚀刻处理,对ITO薄膜正 面进行蚀刻;
清洁处理,对蚀刻后的ITO薄膜进行清洗;
剥离蚀刻保护层,将经过清洁处理的ITO薄膜的蚀刻保护层从ITO 薄膜上剥离;
设置正面保护层,在ITO薄膜的正面可视区域设置正面保护层;
印制银线,在ITO薄膜的正面四周印制银线;
印制银线保护层,该银线保护层经过紫外线强度为700 mj/cm2~800mj/cm2固化处理或采用热固温度为80℃~150℃,热固时间为 20分钟~40分的钟热固处理。
优选地,所述设置蚀刻保护层之前还包括:
设置反面保护层;
预缩处理。
优选地,在设置反面保护层时,反面保护层的厚度为15um~35um, 再对该保护层进行烘烤热固,该热固温度为130℃~150℃,热固时间为 10分钟~20分钟。
优选地,所述预缩处理在温度为130℃~160℃,预缩时间为60分钟 ~120分钟。
优选地,在所述印制银线保护层之后还包括,在ITO薄膜的正面四 周设置粘合剂。
本发明ITO薄膜的制造方法,首先,在ITO薄膜的正面设置蚀刻保 护层,并对ITO薄膜的正面进行蚀刻处理,再对蚀刻处理的ITO薄膜进 行清洁处理,再剥离设在正面的蚀刻保护层,并立刻在ITO薄膜的正面 可视区域设置正面保护层,最后在设有正面保护层的ITO薄膜四周印制 银线。与现有技术相比,经过蚀刻处理后,ITO薄膜上始终有蚀刻保护 层对ITO薄膜进行保护,可以在对ITO薄膜进行清洁处理时,提供较高 的洁净度,同时可以避免ITO薄膜刮伤、氧化,从而可以提高触摸屏成 品率。由于现有技术在清洁处理时需要用碱洗,因此在进行清洁处理时, 会将保护层溶解掉,使得ITO薄膜的洁净度更低。在设置蚀刻保护层之 前还包括设置反面保护层和预缩处理步骤,在ITO薄膜的反面设置反面 保护层,可以对ITO薄膜的反面进行保护;对ITO薄膜进行预缩处理, 可以避免ITO薄膜在之后工序中加热时发生变形,同时可以避免ITO薄 膜的阻值发生改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触摸屏的ITO薄膜制造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 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保护层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蚀刻保护层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 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航泰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航泰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2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