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重内反射红外光谱的混凝土渗透性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1129.6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9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昌健;赵岩;林俊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重 反射 红外 光谱 混凝土 渗透性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重内反射红外光谱的混凝土渗透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混凝土试片的制备
将混凝土试片在室温下湿养护,按要求的厚度切片,打磨,干燥;
2)MIR-FTIR测试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测量,采集干燥混凝土试样/全内反射晶片界面的红外谱图作为背景,向电解池注满待测溶液后,采集不同渗透时间的红外谱图,直到谱峰强度不再增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内反射红外光谱的混凝土渗透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池为有机玻璃电解池、玻璃电解池或高分子聚合物电解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内反射红外光谱的混凝土渗透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试样的尺寸为长50mm×宽10mm×厚(1~10)mm的混凝土试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内反射红外光谱的混凝土渗透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全内反射晶片为KRS-5晶片,锗晶片或硅晶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内反射红外光谱的混凝土渗透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的敞开一面用粘结剂连接在混凝土试片表面,电解池侧面设有用于测试溶液或气体的进出圆孔。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内反射红外光谱的混凝土渗透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全内反射晶片的尺寸为50mm×10mm×3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重内反射红外光谱的混凝土渗透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测量的光以20~70°入射,全反射次数为5~3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1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