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域名解析系统及其动态解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0492.6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7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纳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8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域名解析 系统 及其 解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联网的动态域名,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互联网的动态域名解析系统及其动态解析方法。
背景技术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在通讯双方建立连接时,前提是需要知道对方的IP地址,类似于222.76.11.12。IP地址本身不方便记忆,而域名系统(DNS)解决了该问题,域名系统采用全球唯一的易识别的名称(比如:www.sina.com)来替代IP地址,其系统内部实现了名称到IP地址的映射关系,且有有组织的管理机构来专门管理这种命名及映射关系,用户只需要知道对方的域名,然后通过该映射关系查到实际的IP地址,就可以与对方建立起连接。
DNS(Domain Name Server)即域名解析系统,人们习惯记忆便于理解的是域名,如www.abc.cn,但在互联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间相互只认IP地址,所以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需要一个系统能方便地将域名转换为IP。把域名转换为IP的过程称域名解析,该系统称为域名解析系统。例如,我们在IE浏览器中输入的www.nawang.cn会自动转换成为222.76.210.142。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整个解析过程是在后台自动进行的。
通过Modem、ISDN、ADSL、有线宽频、小区宽频等方式上网的计算机,每次上网所分配到的IP地址都不相同,这就是动态IP地址。IP地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网络资源。而对于大多数拨号上网的用户,由于其上网时间和空间的离散性,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固定的IP地址(静态IP)是非常不可取的,这将造成IP地址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这些用户通常会在每次拨通ISP的主机后,自动获得一个动态的IP地址,该地址当然不是任意的,而是该ISP申请的网络ID和主机ID的合法区间中的某个地址。拨号用户任意两次连接时的IP地址很可能不同,但是在每次连接时间内IP地址不变。所以大部分用户都是通过动态IP地址上网的。
由于IPv4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到被大规模广泛使用,因此地址总数量有限,有机构甚至预测2010年将全部被使用完,且国家之间分配极不均衡。所以为了充分利用可用的IP地址资源。很多时候我们采用了动态主机分配协议(DHCP),也就是,只有在你需要连接到网络时,才给你分配一个IP地址;不用时,这个地址可以让给其它人或设备使用。这样就出现一些问题,有些互联网服务,例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等要提供服务时,因为很可能没有一个长期持久的IP地址来供访问者访问,而无法提供持久的服务。也就是访问者根据某个域名今天能访问到,明天可能就访问不到了。一个办法是人为更新域名对应的提供服务的最新IP地址,但由于DNS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庞大的分布式数据树,它进行域名对应IP地址的映射关系更新是难以及时生效的,可能需要1个小时,也可能需要1-2天,且频繁的人为去更新,相当费时费事,甚至会无畏地浪费DNS系统内其它解析服务器的资源。所以目前而言,网络内的绝大多数主机无法进行网络服务架设(比如建网站),甚至于对大部分不懂技术的用户而言,在自己的电脑上建网站几乎是从来没考虑过的事情。
另外,同样是因为IP地址资源缺乏的原因,当然也有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有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局域网内公用一个广域网IP地址来和外部进行通讯,路由网关(局域网出入口设备)再来协调与局域网内部设备间的交互。这样内部设备并不需要采用广域网的IP地址来进行通讯。但这样同样导致了一些问题,如果在局域网内架设网络服务,如果不在网关进行特殊设置,外部同样无法访问;而且网关本身可能是通过DHCP获得广域网动态分配的IP地址,该IP变更后,即使在网关进行了设置也不起作用。
IPv6(Intem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主要针对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而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IP地址不再成为稀缺资源后,动态IP分配方式如果不是因为保密等原因,将不复存在。后续的架设网络服务也相应的没有障碍。但目前主要的原因在于,之前的几乎所有的网络设备均基于IPv4而设计,而设备的使用周期会有很长的延伸,而且存在兼容性问题,新设备厂家更多的只是使新产品同时兼容IPv6,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完全投向对IPv6的支持。另外,也有IPv6本身的技术完善方面的原因,所以整个转换周期还相当漫长。在这期间如何解决这种技术尴尬的状态呢?DDNS(动态域名解析)正式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研发。
目前,用户架设网络服务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购买独立IP,在自己的电脑上架设网络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纳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纳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偏置恒流电源
- 下一篇:唐鱼生长激素基因及其真核表达载体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