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陆两用可变空间多功能建筑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681.1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文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素云 |
主分类号: | E04B1/343 | 分类号: | E04B1/343;B63B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5重庆市沙坪坝区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用 可变 空间 多功能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可浮动在水上、又可安放在陆地上,并可随人们需要改变房屋空间从而带来功能变化的水陆两用可变空间多功能建筑。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普通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建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各地人均占地迅速减少,可建设地块与较优的地理环境条件也同时减少和变得窘迫,相应的带来房地产价格攀升。为使居者有其房,只能在加大使用率的同时减少人均居住面积与舒适度。现有建筑主要建设在陆地上,引发问题在于:一、钢混与钢结构虽可竖向发展楼层,用地窘迫而向空中要面积使城市规划形成的风貌为千城一面的钢筋混凝土森林;2、高层建筑的抗震.节能.消防等要求将逐步提升其严格性和相应的攀升出新标准,这样一来建设成本会大大提升;3、人均占地逐步减小与用地更紧张的必然趋势下,建筑室内空间必将紧缩而更难满足人居功能的要求,这种趋势是必然的,因此陆地上建筑体系势必向面积小.功能多和空间集中性强的拥挤状态方向发展。而地球上水面积与陆地面积相比是70%比30%,如果将水上部分面积用于房屋建设,将大大缓解建设用地的窘境。于是,在内陆或一些海湾,有人便在船体上建设固定的楼房,如中国的趸船,丹麦的水上漂流屋等。但是,趸船毕竟是船,不仅其浮体材料用量太大、造价太高,而且它还是单体性浮动基础,因此,不得不考虑到重心与平衡的原因,才造成趸船的上层建筑空间形式和功能单一而封闭,同时趸船上的建筑体的空间固定不可变换,固定的房屋建筑也不可以拆卸后设置于陆上使用,故趸船使用空间的构成与安排与陆上固定建筑相比不具什么优势,唯一的区别是飘浮于水上。故用作人居建筑的可能性极其有限。
丹麦的水上漂流屋设计为整体用水泥制造的单纯的趸船式样,同样船上的建筑体的空间固定,不便因需要而随意改变,且浮力基础遇暗礁就有裂口的危险。水上漂流屋的整体平板式浮动基础体量大且吃水深,耗材多,用途少,水面平衡上随波摇摆大;再由于丹麦的水上漂流屋其因平衡度的原因使上层建筑功能和形式大受制约,移动阻力也非常大,甲板以上固定的房屋建筑因其单体船的重心和平衡度的问题,难以在建筑的功能、形式及建筑风格上作太多文章,正由于丹麦的水上漂流屋其设计上的先天缺失,所以,它的功能是单一的,使用范围很有局限,与中国的趸船没有什么区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轻城镇建设土地资源开发使用的压力而提供一种既可浮动在水上、又可安放在陆地上,并可随人们需要改变房屋空间从而带来功能变化的水陆两用可变空间多功能建筑。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即:这种水陆两用可变空间多功能建筑,包括相对固定建筑物,其关键在于:在建筑物内设有一个通过轨道/滚动轮组往复滑动以实现其空间改变的可变空间房屋。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
所述的相对固定建筑物装在浮力基础上,二者作可拆卸的连接;在建筑物内设有一个可沿浮力基础甲板上的轨道/滚动轮组往复滑动以实现其空间改变的可变空间房屋。
所述的浮力基础有一个框架,框架下面装有浮具,框架上面装有甲板,甲板上设有供可变空间房屋滑动的轨道;
所述的浮力基础有一个框架,框架下面装有浮具,框架上面装有甲板,甲板上设有供可变空间房屋滑动的滚动轮组;
所述的可变空间房屋底部设有可沿设在甲板上的轨道往复滑动的滚动轮组;
所述的可变空间房屋底部设有可沿设在甲板上的滑动轮组往复滑动的轨道;
所述的可变空间房屋的移动可以通过设在该房屋或与该房屋相连接的传动机构来实现,该传动机构既可是电动的也可以是手动的。
所述的建筑物可以是任意一种几何形体,其内部还设置有可变动空间房屋,按此原理;在固定房屋内多个地方设置可向不同方向移动的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房屋,并可依其安设的滑动轮组或轨道移动至固定房屋以外,使房屋建筑的屋内外空间与使用性质发生变化,而浮具基础平台面积大于房屋建筑所占占地面积,便于房屋建筑中可变空间部分有伸展空间和收缩空间的用地,所述的浮具基础浮于水上,平台可为矩形平面,是承载固定的房屋建筑的基础,基础主框架设计成多个可安装浮具的孔穴,除按浮力需要设置基本的浮具数量外,还可随要求增加浮具数量以增大浮力或起调节浮力重心的作用,并能使内置的浮具可以随要求进行拆换而易于装配和检修,房屋建筑与浮力基础两部分由于设计成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故可以使两部分分别安置建设在水上和陆地上,房屋建筑设置在陆地上,浮力基础及平台设置于水面上,使其又再增加了使用方式和使用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素云,未经文素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速拼组合板及安装工艺
- 下一篇:风力发电自充电电动摩托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