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轿车门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9477.X | 申请日: | 200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8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均;魏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3/70 | 分类号: | E06B3/70;B60J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 |
地址: | 400037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车 门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轿车构件,尤其涉及轿车门板。
背景技术
目前,轿车门板一般由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构成,两者均为整体式板状结构。车门内板设置于车门外板的一侧,壁厚为0.8mm左右。车门内板的前边沿、后边沿和下边沿分别与车门外板的对应边固定,并且车门内板的前部通过铰链与轿车车架侧围连接。以上结构的轿车门板存在以下不足:
1、车门内板的前部通过铰链与车架侧围连接,在开关车门的过程中,车门内板的前部要承载拉力,由于车门内板的壁厚为0.8mm左右,车门内板前部的壁厚偏小,强度不足,在无数次开关车门拉力的作用下,车门内板的前部容易发生变形,并且整个轿车车门会出现下垂现象,进而影响车门的正常使用。
2、车门内板后部的壁厚偏大,不仅耗费的原材料多,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会导致车门整体的重量加大,这样在开关车门的过程中铰链所承载的车门重力较大,也会出现车门内板前部变形、轿车车门发生下垂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车门内板变形,并避免车门发生下垂的轿车门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轿车门板,在车门外板的一侧设置车门内板,其关键在于:所述车门内板由内板前体和内板后体构成,其中内板前体的尾端与内板后体的首端相连并固定,所述内板前体的壁厚为1.1~1.4mm,内板后体的壁厚为0.5~0.7mm,并且内板前体与内板后体的宽度之比为1∶6~1∶4。
本发明中,车门内板采用分体式结构,内板前体和内板后体的壁厚各不相同,且内板前体的壁厚大于内板后体的壁厚,这样既保证了车门内板前部的强度,又减轻了整个轿车车门的重量,从而有效防止了车门内板变形,并避免了车门发生下垂现象。内板前体的壁厚以1.1~1.4mm为宜,过小则强度不够,过大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造成原材料浪费。内板后体的壁厚以0.5~0.7mm为宜,过小则超出常用材料的规格之外,选材不方便,强度也不好,过大也存在浪费原材料的问题,而且还会加大车门的重量,增加开关车门过程中车门铰链所承载的负荷。内板前体与内板后体的宽度之比以1∶6~1∶4为宜,比例过小则不便于车门铰链安装,并且供车门铰链安装的部位强度也不够,比例过大则达不到减轻车门重量的效果。
上述内板前体的尾端与内板后体的首端相叠合,两者通过焊接固定,这样接合容易,连接牢靠,能有效防止脱落。
作为优选,上述内板前体的壁厚为1.2mm,内板后体的壁厚为0.6mm,内板前体与内板后体的宽度之比为1∶5。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分体式车门内板结构,能够保障车门内板前部的强度,防止车门内板前部受开关车门拉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形;本发明还能有效减轻整个轿车车门的重量,使车门铰链所承载的重力负荷较小,进而避免了车门发生下垂,有效保障了车门的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具有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实施容易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D-D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发明由车门内板1和车门外板2构成,其中车门内板1位于车门外板2的一侧,该车门内板1由内板前体1a和内板后体1b组成,内板前体1a的高度与内板后体1b的高度相适应。所述内板前体1a的壁厚为1.1~1.4mm,本实施例中优选1.2mm,在内板前体1a后端的上、下部各开有一个缺口。所述内板后体1b的壁厚为0.5~0.7mm,本实施例中优选0.6mm,在内板后体1b前端的上、下部也各开有一个缺口。所述内板前体1a的尾端与内板后体1b的首端相叠合,两者通过焊接固定,使内板前体1a的尾端与内板后体1b的首端相连,形成一块分体式整板结构。内板前体1a和内板后体1b对应端上部开设的缺口围成异形的螺旋升降器安装孔3,内板前体1a和内板后体1b对应端下部开设的缺口围成圆形的喇叭安装孔4。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车门外板2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板状结构,该车门外板2的前端、后端和下端均朝着车门内板1的方向变形弯折,形成“U”形包边槽。所述内板前体1a的前部和下部均朝着车门外板2的方向连续弯折,各弯折部分的端部与车门外板2贴合,并伸入到车门外板2上对应的包边槽中,通过压制及粘胶紧固。同样地,所述内板后体1b的后部和下部也朝着车门外板2的方向连续弯折,各弯折部分的端部与车门外板2贴合,并伸入到车门外板2上对应的包边槽中,也通过压制及粘胶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风车
- 下一篇:8字锁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3-00 用于闭合开口的窗扇、门扇或类似构件;固定或活动式闭合器件的布置,例如窗户;用来安装翼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
E06B3-01 .用于飞机库或其他厅堂建筑中的可拆卸或消除的墙,例如,供飞机用的
E06B3-02 .全玻璃制翼扇
E06B3-04 .不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框架
E06B3-30 .覆盖物,例如,为了防御气候变化,或装饰需要
E06B3-32 .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的布置;活动式翼扇在开口处的布置;仅和翼扇移动方式有关的翼扇或框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