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8107.4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指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照明光源从一般钨丝灯发展到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然,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类似一半球面,发出的光线不均匀,发光二极管的中心轴线区域所发出的光线较为集中。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出光均匀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一基座、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及一透镜,该基座包括一基板,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基板上,该透镜罩设于基座上,该透镜的下表面设置至少一微结构,该微结构与该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且位于与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中心轴线上。
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一基板、设置在该基板外围的一侧壁、一透镜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该透镜与基板及侧壁共同形成一密封空间,该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基板上且收容在该密封空间内,该透镜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凹陷或凸起,该多个凹陷或凸起与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每一个凹陷或凸起位于与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中心轴线上,该透镜的上表面于每一发光二极管的中心轴线周围分布有多个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透镜上开设有微结构,微结构分散每一发光二极管的中心轴线区域的光线,使得从透镜的下表面入射的光线较为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一基座1、一透镜2及四个发光二极管51、52、53、54。基座1包括一基板11及一侧壁12,该基板11为圆形薄板,该侧壁12由基板11的外缘斜向上且向外凸伸形成环状,侧壁12上涂敷有反射材料,例如银、水银及铝等。发光二极管51、52、53、54以基板11的圆心为对称点分布于基板11上且形成一正方形,每一发光二极管51、52、53、54构成该正方形的顶点。
透镜2由透光材料制成,例如玻璃、环氧树脂及压克力等,透镜2包括一上表面21及一下表面22,上表面21与下表面22相对设置,透镜2罩设于基座1上,透镜2的下表面22的外围平贴于侧壁12的顶面,透镜2与基座1共同形成一密封空间3,发光二极管51、52、53、54密封于该密封空间3内。透镜2的下表面22设置四个微结构,该微结构为凹陷41,凹陷41由透镜2的下表面22向透镜2内凹入形成,凹陷41呈圆锥或棱锥状,该四个凹陷41与发光二极管51、52、53、54一一对应,且每一凹陷41与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共轴,即每一凹陷41分别位于与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中心轴线上。请一并参阅图4,透镜2的上表面21等间距地设置9个凸起61、62、63、64、65、66、67、68、69,形成三行三列的阵列形式,相邻的四个凸起构成一正方形,该正方形的中心位于一发光二极管的中心轴线上,即每一发光二极管的中心轴线周围对称地分布四个凸起。例如,凸起61、62、64、65对称分布于发光二极管51的中心轴线的周围,凸起61、62、64、65形成一正方形;凸起62、63、65、66对称分布于发光二极管52的中心轴线的周围,凸起62、63、65、66形成一正方形;凸起64、65、67、68对称分布于发光二极管53的中心轴线的周围,凸起64、65、67、68形成一正方形;凸起65、66、68、69对称分布于发光二极管54的中心轴线的周围,凸起65、66、68、69形成一正方形。透镜2、凹陷41及凸起61、62、63、64、65、66、67、68、69可通过模具成形的方式一体成形。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工作时,发光二极管51、52、53、54发出的光线由透镜2的下表面22入射到透镜2中,最终由透镜2的上表面21射出,由于每一凹陷41位于与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51、52、53、54的中心轴线上,当发光二极管51、52、53、54发出的光线射向透镜2时,其中心轴线区域的光线正对相应的凹陷41,凹陷41具有发散的作用,故每一凹陷41发散与其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中心轴线区域的光线,使得入射到透镜2的下表面22的光线分布均匀,上表面21的凸起61、62、63、64、65、66、67、68、69则起到聚光作用,具有较佳的指向性,使得光线竖直向上射向较远的距离。
图5示出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与上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在上述设置凹陷41的位置上,透镜2的下表面22设置四个凸起42,凸起42由透镜2的下表面22向透镜2外即向密封空间3突出形成。当发光二极管51、52、53、54发出的光线射向透镜2时,其中心轴线区域的光线正对相应的凸起42,凸起42具有发散的作用,故每一凸起42发散与其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中心轴线区域的光线,使得入射到透镜2的下表面22的光线分布均匀,上表面21的凸起61、62、63、64、65、66、67、68、69则起到聚光作用,具有较佳的指向性,使得光线竖直向上射向较远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8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