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及一种金属带型材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7984.X | 申请日: | 200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1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郑能欢;董勉励;李松柏;廖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能欢 |
主分类号: | B23P17/00 | 分类号: | B23P17/00;B21B1/08;B21B3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峰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带型材 成型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型材成型设备,还涉及使用该设备制造型材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及一种金属带型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选择型材合适的截面,在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显著地提高金属型材的力学性能,因此,金属材料常常采用合适的截面形状使用,以充分发挥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但是,金属型材通常是由钢厂或各种型材专业厂家利用专业的冷轧或热轧设备进行制造,如各类型钢、铝型材等,这些型材的形状、规格等都是按照一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制造的,对于实际生产需要而言,现有的金属型材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存在如下不足:
1、型材轧制方式成本高,薄壁型材加工技术难度大;
2、型材的形状、规格标准化,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截面形状、规格的金属型材,难以满足要求;
3、型材产品的供货长度一般不超过12m,无法在生产线上连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对薄壁金属带材进行轧制获得满足需求的型材,满足对特殊截面形状、规格的金属型材的需求,实现型材连续生产。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带型材制造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使用上述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对薄壁金属带材进行轧制获得满足需求的型材,满足对特殊截面形状、规格的金属型材的需求,实现型材连续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滚焊装置、电动机、转动支承在该机架上的轧辊和连接该电动机和轧辊的传动装置,所述轧辊包括依次设置的送料辊组、成型辊组和出料辊组,所述送料辊组包括至少一组每组两根平行相邻布置的送料辊,所述成型辊组包括使用薄壁金属带材轧制金属型材要求的截面形状对应的多组每组两根平行相邻布置的成型辊,所述出料辊组包括至少一组每组两根平行相邻布置的出料辊,所述每组送料辊、成型辊和出料辊的两辊之间与被轧制金属带材咬合、两辊之间至少有一个辊为主动辊,所述每组送料辊、成型辊和出料辊之间平行间隔布置并保证被轧制金属带材邻近侧边部分的材料位于平面内;所述滚焊装置包括相对分布于所述出料辊组送出的成型型材腹板两侧、分别与该成型型材腹板接触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滚焊轮组,所述成型型材截面形状为第一工字型,该第一工字型截面的腹板和一侧翼缘为双层板贴合而成,另一侧翼缘为单层板;所述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包括对应于截面形状为该第一工字型的成型型材的所述成型辊组。
在本发明的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中,对应于使用薄壁金属带材轧制金属型材要求的不同截面形状的不同所述成型辊组的辊组数量相同,不同所述成型辊之间具有可互换的端部支撑结构。
在本发明的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中,所述滚焊轮组为一对,该一对滚焊轮组位于所述成型型材腹板中部。
在本发明的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中,所述滚焊轮组为两对、三对或多对,该两对、三对或多对滚焊轮组在所述成型型材腹板高度方向间隔布置。
在本发明的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中,所述成型型材截面形状的替代结构为第二工字型,该第二工字型截面的腹板为双层板贴合而成,其一侧翼缘为单层板构成的口字形,另一侧翼缘为单层板;所述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包括对应于截面形状为该第二工字型的成型型材的所述成型辊组。
在本发明的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中,所述成型型材截面形状的替代结构为第三工字型,该第三工字型截面的腹板为双层板贴合而成,其一侧翼缘为单层板构成的圆形或钢轨轨头形,另一侧翼缘为单层板;所述金属带型材成型装置 包括对应于截面形状为该第三工字型的成型型材的所述成型辊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能欢,未经郑能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9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