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护坡生物砖及其制备、施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67598.0 申请日: 2008-06-06
公开(公告)号: CN101289863A 公开(公告)日: 2008-10-22
发明(设计)人: 章梦涛;吴卫文 申请(专利权)人: 陈振峰
主分类号: E02D17/20 分类号: E02D17/20;E02B3/14;A01G23/00
代理公司: 深圳市雄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雄杰
地址: 518040广东省深***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态 护坡 生物 及其 制备 施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岩质坡面的生态护坡生物砖及其制备、施工方法。

技术背景

近年来因开发建设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造成了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在交通、水利和市政设施等基础建设过程中,大量挖山平地、采石取土,既破坏了地形地貌和原生植被,又形成了众多以裸露边坡为主要特征的山体破碎带,这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不及时治理,就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岩质边坡传统的绿化方法是在坡脚栽植攀援植物,或在坡顶栽植垂吊植物,或在岩面上砌种植盆或浇筑V型槽栽植植物等,但是采用此法使岩面达到完全覆盖往往需要2-3年时间。近年来采用较多的挂网客土喷播技术,能使裸露的岩面实现快速绿化,但在植被形成前,喷射的植生层容易被雨水冲垮。因此,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植被,又能有效地防止水冲,已成为当今工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在大中城市中,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排放日益增多,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也逐年增加,污泥处理的难题已严峻地摆在社会面前,也成为市政关注的焦点之一。将城市污泥进行生物干化处理生产污泥绿化基材,用于边坡治理等生态环境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缓解污泥处置的矛盾,而且还可以减少污染,美化环境,具有节能减排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双重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城市污泥进行生物干化处理生产污泥绿化基材,能快速在岩石表面形成一层既能让植物生长发育、又不易被雨水冲刷的生态护坡生物砖及其制备、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生态护坡生物砖,由专门配制的物料压制成砖体,所述生物砖体分为营养基质层和种子植生层,所述生物砖体压制成的六棱形状。

本发明所述生物砖体边长为12或15cm,表面具有刻槽和凹坑。所述生物砖体的营养基质层厚9.5cm;具有质轻、透气、蓄水保肥、耐雨水冲蚀和浸泡、营养丰富的种子植生层厚0.5cm。

本发明所述生物砖体的制备方法是营养基质层主要由污泥生物干化有机堆肥配制而成;植生层主要由草种和灌木种子配制而成。所述生物砖体的营养基质层每1m3基料中组分的比例为:

污泥生物干化有机堆肥:     60-67%;

细壤土:                   15-20%;

草炭土:                   5-10%;

复合肥:                   1-1.5%;

保水剂:                   0.1%;

水泥:        10-15%;

PH调节剂:    1%;

以上组成加入适量水搅拌,用机械压制成六棱砖,进行干燥。所述生物砖体的营养基质配方中,所述的污泥生物干化有机肥是城市生活污泥通过加入复合微生物菌种和调理剂、膨胀剂,经高温好氧发酵后形成腐熟污泥堆肥,有机物质(风干基)含量≥30%,总养分(N+P2O5+K2O)含量≥4%。

本发明所述生物砖体的植生层植物种子:

草种1-2g/m2,灌木种子3-5g/m2

纸浆:      100g/m2

胶粉:      2.5g/m2

保水剂:    2g/m2

上述胶粉加入适量水搅拌配成胶体状,掺入其它组分后拌匀,喷涂于六棱砖表面,自然干燥。

本发明所述的保水剂是超吸水性树脂,具有电离性基因的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因轻度交联而形成网络性结构,它的最大吸水力为0.3--1kg/cm3。所述的保水剂所用的保水剂选择吸水倍率较高,重复吸水性好的聚丙酰胺型。保水剂可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至数千倍的水分,这些水分不易被一般物理方法挤排出来,而植物根系却能吸收贮存在保水剂中的水分。保水剂可将偶尔的降雨、浇水快速吸收膨胀成凝胶状将水分贮存起来,干旱时便慢慢地释放给根系。所用的保水剂为聚丙酰胺型,使用寿命2-6年,吸水倍率较高,重复吸水性好。

本发明所述的生态护坡生物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边坡修整:对施工的岩面边坡上的杂物和不稳定的石块进行清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振峰,未经陈振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