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无中心通讯方式的铁路信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7479.5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金富 |
主分类号: | B61L23/08 | 分类号: | B61L23/08;B61L23/22;B61L23/34;B61L25/02;B61L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2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中心 通讯 方式 铁路 信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信号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无中心通讯方式的铁 路信号系统。
【背景技术】
现时一般的铁路信号系统,通常是由控制中心监控铁路上的列车的行 驶,列车要收到控制中心指令才能根据指令行驶,但是由于列车的行驶速 度高,停车距离长,如果出了任何差错,并不能像汽车般可以立即在短距 离内将列车煞停,通常停车距离需要数百公尺至几公里,当发现出了错要 紧急停车时,一般需要数十秒时间才能将列车停定,由于只有控制中心知 晓整条轨道上各列车的运行状况,所以控制中心要在可能发生事故的数十 秒前就要指令列车紧急煞车,才能避免发生事故。但是如果列车驾驶员在 行车过程中发现列车前方轨道上有障碍物或轨道出了事故要紧急煞车时, 由于煞车距离不足,一般都不能避免发生事故,是一个极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信号系统,让列车驾驶员能及时知 晓轨道附近的其他列车的运行状况,当发现可能会发生相撞事故时,向驾 驶员和附近的其他列车发出警告信息,从而使各列车驾驶员注意并采取行 动,避免发生事故。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这样一种铁路信号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系统包括有信号处理装置(1)、识别标志(2)、控制中心(3),
其中,
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1)设置列车上,主要用于向外发送其列车在轨 道上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接收由其他列车的信号处理装置(1)所发出的 位置和速度等信息、接收由控制中心(3)发给该列车的运行指令,并根据 所接收到的信息和指令,对该列车所处的轨道区域上的所有列车进行碰撞 仿真,当发现可能会出现撞车事故时,向列车驾驶员和附近的其他列车发 出警告信息,通知各列车驾驶员注意并采取适当行动,避免发生撞车事故;
所述的识别标志(2)设置于铁路沿线的轨道上,识别标志(2)上载 有一个唯一的识别码,列车经过识别标志(2)时,列车上的信号处理装置 (1)通过读取该识别标志(2)的识别码,从识别码中的位置编号就可找 到列车的当前位置;
所述的控制中心(3)主要用于对各列车运行进行调度和管理,并根据 各列车上的信号处理装置(1)所发出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对各列车实行 监控。
这样就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铁路信号系统的信号处理装置(1)会自动连续地向周围附近 的列车报告本身列车的位置和速度等运行信息,这是一种跟雷达操作原理 相反的方法,雷达的操作是由以雷达为中心去探测周围的环境有什么东西, 然后由周围的物件被动地将雷达信号反射给雷达。而本发明是由各列车主 动地向周围附近的列车连续不停地发出列车本身的动态运行信息,告诉附 近的其他列车我在那一条路轨上的什么位置、方向、行车速度等。这样各 列车驾驶员除了可以根据控制中心(3)所发出的指令操控列车行驶外,还 可以由列车上的信号处理装置(1)根据附近的其他列车所发出的运行信息, 计算出行车安全距离和最高行驶速度,帮助驾驶员作出正确判断,从而避 免发生相撞意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铁路信号系统的结构示意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装置(1)的结构示意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的识别标志(2)的结构示意说明图;
图4是标志扫描装置(102)的形像化立体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增设了车卡编号电子标记(4)和车卡编号阅读器(5) 的结构示意说明图;
图6和图7是在列车上增设了车尾信号装置(6)的结构示意说明图;
图8是采用射频识别器件作为识别标志(2)的铁路信号系统的结构示 意说明图;
图9是采用机械式的识别标志(2)的示意说明图;
图10是运行监控装置(101)工作时的屏幕显示例子的示意说明图。
图中,相同的数字代表相同的装置、部件器件,附图是示意性的,用 以说明本发明的系统的构成和主要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铁路信号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金富,未经黄金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