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氯丁型环保喷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6743.3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楚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楚填 |
主分类号: | C09J111/02 | 分类号: | C09J111/02;C09J9/00;C09J193/04;C09J133/02;C09J123/08;C09J16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志明;莫伟智 |
地址: | 518117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氯丁型 环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性氯丁型喷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喷胶是一种具有合适的粘度,适合于喷枪做为施工工具喷涂施工,将两种不同的物质 界面紧密连接起来,起到传递应用作用的胶粘剂;喷涂施工往往比传统的涂刷施工方式更 能达到省时、省力、省胶、增效等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喷胶现已广泛应用于厚皮、 真皮、仿皮、再生皮、海绵、布、木材、金属、石材、鞋材等材料之间的粘合;喷胶包括 溶剂型喷胶(油性喷胶)和水性喷胶,其中中国市场目前还是以溶剂型喷胶应用为主,大 量有机溶剂包括卤代烃在施工时进入空气中,既消耗大量日趋紧张的石油油料资源,又严 重影响人民生活环境与身体健康;而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已经成功地大 量使用水性喷胶取代溶剂型喷胶,水性喷胶在欧美日发达国家使用的市场份额已超过油性 喷胶,水性氯丁型喷胶因具有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操作和施工环境,节省大量有机油料、 无味等优点,正在成为胶粘剂工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并广泛应用于箱包、沙发、转椅、床 垫、枕头、屏风等软体家具行业,尤其适用于箱包行业;水性氯丁型环保喷胶以水作分散 媒体,为乳白色均匀液体,具有无有机溶剂、不含重金属、无味、良好的初粘力、粘结强 度优、持粘力优、耐热耐老化优、干燥时间较快、开放时间长、单位重量的喷涂面积大(省 胶)、抗皮革油脂性优、防火阻燃、运输安全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尤其适合于欧美绿色环 保高档出口产品应用。
传统的溶剂型喷胶存在这样的缺陷,即:由于大量使用了有机溶剂,在环保指数上仅 仅能够满足国标GB 18583-2001等普通标准,尚难以满足高环保标准如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标准HJ/T 220-2005,宜家标准、德国蓝天使环保标准等,在应用性能如持粘力、耐热耐老化 性能、开放时间等方面还需要优化提升,才能满足高端市场性能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传统的溶剂型喷胶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以 水作分散媒体、不含有机溶剂、不含重金属、无味、具有良好的初粘力、粘结强度优、持 粘力优、耐热耐老化性能优、干燥时间较短、运输安全的水性氯丁型环保喷胶。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性氯丁型喷胶的制备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本发明的水性氯丁型环保喷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水性松香乳液 5~12%;
水性丙烯酸乳液 10~18%;
烷基酚醛乳液 6~12%;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 9~15%;
纳米碳酸钙浓缩浆 5~10%;
阴离子氯丁胶乳 35~50%;
去离子水 3~10%。
更优选的方案是,水性氯丁型环保喷胶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消泡剂 0.2~0.4%;
润湿剂 0.1~0.2%;
气相二氧化硅 0.5~1.5%;
防腐剂 0.1~0.2%;
缔合型增稠剂 0.1~0.2%。
所述的水性松香乳液、水性丙烯酸乳液、烷基酚醛乳液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 它们的特征是:都必须属于阴离子或者非离子型乳液,乳液粒径小于或等于0.5微米。
其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在化工行业通常简称EVA乳液。
其中的水性丙烯酸乳液可视产品具体要求选用刚性类型、柔性类型或者弹性类型。
所述的消泡剂、润湿分散剂、防腐剂、增稠剂选用易溶于水或容易在水中乳化形成稳 定水乳液的类型。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的消泡剂选用硅油乳液;防腐剂选用异噻唑啉酮;润 湿分散剂选用聚丙烯酸铵盐;缔合型增稠剂选用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所述的纳米碳酸钙浓缩浆的材料粒径小于或等于100纳米;所述的阴离子氯丁胶乳粒 径小于或等于0.1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楚填,未经黄楚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6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