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放站监控的实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5536.6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2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攀;吴天斌;方宁;宋月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4 | 分类号: | H04Q7/34;H04B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祥辉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放站 监控 实现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放站监控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放站在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放站的这种广泛应用性使得如果直放站设备出现故障,将可能会对整个通信网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直放站进行监控,以保证直放站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确保通信网络的平稳运行。
然而,由于直放站不仅协议众多,例如有中国移动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技术规范、TD-SCDMA直放站监控系统南向接口技术规范、中国联通GSM直放站监控协议规范、中国联通CDMA直放站网络管理技术规范等等;而且设备类型丰富,例如有移频直放站、选频直放站、宽带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等等。网管在进行监控时需要加载各种类型直放站设备的相应监控协议,以便能够完成对各种类型的直放站设备的监控。这对网管的开发而言,是一种较大的负担,在网管运行时,也不利于系统的稳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放站监控的实现方法及系统,可以提高网管监控的开发效率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放站监控的实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创建至少一种直放站监控协议COM组件,所述直放站监控协议COM组件具有唯一的全局统一标识符;
B、在网管中配置所述直放站监控协议COM组件的全局统一标识符;
C、网管根据待监控的设备类型获取相应的直放站监控协议COM组件的全局统一标识符;并根据获取的所述全局统一标识符创建接口;
D、网管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获取的全局统一标识符对应的直放站监控协议COM组件传递待监控设备的相应监控数据处理请求;
E、所述直放站监控协议COM组件根据所述监控数据处理请求完成监控数据处理,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网管,网管根据所述处理结果完成对待监控设备的监控。
所述数据处理为数据打包处理或数据解包处理。
所述网管为网管主系统或测试工具软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直放站监控的实现系统,包括:
至少一种直放站监控协议COM组件,所述直放站监控协议COM组件具有唯一的全局统一标识符,用于根据网管传递来的监控数据处理请求完成监控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网管;
网管模块,用于根据待监控的设备类型获取相应的直放站监控协议COM组件的全局统一标识符;根据获取的所述全局统一标识符创建接口,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获取的全局统一标识符对应的直放站监控协议COM组件传递待监控设备的相应监控数据处理请求;并根据直放站监控协议COM组件返回的所述处理结果完成对待监控设备的监控。
本发明通过将各种直放站监控协议封装到COM组件中,网管只需通过统一的接口对监控协议组件进行访问,获取监控协议组件的服务,从而有效实现了监控协议的动态加载,减少各种机型间的相互影响,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各种不同的网管可以共用同样的监控协议组件,因而也可以大大节省开发时间和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组件加载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数据打包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数据解包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直放站的监控中,设备监控协议定义了网管系统和布置在设备上的监控模块间如何交换信息,包含通讯方式和通讯数据包的定义。由于一个监控协议实际上可以是一个比较独立的接口系统,处理这样的协议完全可以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应用系统与监控协议间只要定义好互相访问的接口即可。因此,可以把某些功能比较独立的模块脱离应用系统独立开发,在Windows平台下,这可以采用API或组件方式来实现。
COM是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的简称,是OLE和ActiveX技术的基础。COM定义了一组API和一个二进制标准,让来自不同编程语言、不同平台的彼此独立的对象互相进行通信。它的这个特性使得把协议处理模块从网管系统中独立出来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把一个监控协议封装到一个COM组件内,并定义好接口,主系统通过接口来访问监控协议组件,并获取监控协议组件的服务。这样的应用模式可以有效实现机型动态加载的问题,从而减少机型间的互相影响,保证系统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5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