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抗生素发酵废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4263.3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智;邢子鹏;于秀娟;商佳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C02F1/7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抗生素 发酵 废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对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工艺等。物化法可降低化学需氧量、色度或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但常伴随二次污染的产生,处理问题单一,且运行费用高。生物处理法具有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等优势,但因废水中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差、有毒性、浓度高或含有有毒、有害无机物等,使其不能仅通过单一的生物处理就达到排放要求,而需要多种处理技术联合使用。
目前,公开号为CN1095695的专利采用好氧-兼氧-厌氧法处理抗生素废水,其仅对以青霉素为主的抗生素废水比较有效;公开号为CN1583599的专利采用超声波处理(单一的物化法)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处理成本较高,处理量小;而公开号为CN2804072的专利则采用电氧化生化法处理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成本不但高且工艺流程复杂(通电进行氧化成本非常高)。因此,将上述专利应用于抗生素发酵废水都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处理抗生素发酵废水的方法。
处理抗生素发酵废水的方法如下:一、调节废水的pH值为4~5,然后加入聚合硫酸铁,其中聚合硫酸铁的质量与废水的体积比为50~200∶1,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1~3min,在搅拌的同时保持废水的pH值为4~5,搅拌结束后沉降1~2h;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上清液的pH值调节为3~3.5,在供气气压为0.45MPa~0.5MPa、曝气强度为2.08~3.00m3/(m3·h)的条件下加入Fe2+与H2O2,Fe2+与H2O2的摩尔比为10~13∶1,使COD与H2O2的质量比为1000∶7.08,反应2~3h后,调节溶液pH值为7~8,沉降0.5~1h;三、向步骤二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使溶液中的COD∶总氮∶总磷的质量比为100~200∶5∶1,在供气气压为0.45~0.5MPa、曝气强度为2.08~3.00/h、填料体积填充比为30~40%、水力停留时间为12~16h的条件下反应,直到结束。
本发明步骤三中的填料为聚乙烯。
本发明所用的聚合硫酸铁溶液起到了混凝的作用,快速的将大分子胶体和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从而降低了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水中残余的Fe2+离子,还可以被充分利用,达到良好的联合作用,将废水中难以降解的有机芳香烃类物质去除,大幅提高了5日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同时,它还具有反应速度快,化学需氧量和色度去除效果明显的特点。由于pH的变化,使废水内的Fe3+离子会形成氢氧化铁沉淀,可以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本发明所用材料简单易得、价格低廉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处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处理抗生素发酵废水的方法如下:一、用浓度为6mol/L的H2SO4或浓度为6mol/L的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值为4~5,然后加入聚合硫酸铁,使聚合硫酸铁的质量与废水的体积比为50~200∶1,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1~3min,在搅拌的同时,用浓度为3mol/LCa(OH)2溶液使废水的pH值保持4~5,搅拌结束后沉降1~2h,得到上清液;二、将上清液的pH值用浓度为6mol/L的H2SO4调节为3~3.5后,在供气气压为0.45MPa~0.5MPa、曝气强度为2.08~3.00/h的条件下加入由Fe2+与H2O2按10~13∶1的摩尔比组成的试剂,使化学需氧量与H2O2的质量比为1000∶7.08,反应2~3h后,用浓度为6mol/L的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7~8,沉降0.5~1h,得到上清液;三、向步骤二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使溶液中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质量比为100~200∶5∶1,在供气气压为0.45~0.5MPa、曝气强度为2.08~3.00/h、填料体积填充比为30~40%、水力停留时间为12~16h的条件下反应,直到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4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GPS技术对电表授时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