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2193.8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4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挺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挺尚 |
主分类号: | D01H7/10 | 分类号: | D01H7/10;D01H7/20;B23P15/00;B21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25浙江省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机 弹性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以及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的制造方法。
(二)背景技术
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是纺织机械中的一种重要配件,现有的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的结构是:包括管体,管体的前部具有油循环槽,油循环槽上开设有油循环孔,油循环槽的后方有螺纹通槽,螺纹通槽的后方有位于管体后部的过盈连接部。使用时,将弹性管与纺纱机的锭座连接,起到消震的作用(其中螺纹槽起到的消震作用较大),油循环槽和油循环孔则保证了润滑油的正常循环。在与纺纱机的锭座连接时,就是通过弹性管的过盈连接部与纺纱机的锭座过盈连接。
另外,现有的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的制造方法是:一钢管为原料,先进行车削加工,然后再在磨床上进行磨削精加工,加工十分麻烦。特别是现有的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其过盈连接部为一外凸部,车削、磨削加工出外凸部难以保证与弹性管的同轴度。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过盈部成型麻烦、过盈部难以保证与弹性管的同轴度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型简单、确保与弹性管的同轴度的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并提供一种制造该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前部具有油循环槽,所述的油循环槽上开设有油循环孔,所述油循环槽的后方有螺纹通槽,所述螺纹通槽的后方有位于所述管体后部的沿所述管体轴向的直纹,所述的直纹凸起在所述管体的外圆上构成用于与纺纱机的锭座过盈连接的过盈连接部。
一种制造如上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以无缝钢管为原料,将该无缝钢管通过冷拔机进行冷拔,达到规定的管壁壁厚;
b.在经过冷拔的无缝钢管的外圆后部滚压出沿无缝钢管管体轴向的直纹;
c.将经过冷拔的钢管的前部进行车削加工,车出油循环槽,并在油循环槽上钻出油循环孔;在经过冷拔的钢管上铣出螺纹通槽。
推荐在步骤b中,在进行滚压直纹之前,在无缝钢管内塞入芯棒,之后在芯棒端面的中心对其进行定位,从而使无缝钢管在其中心轴处被定位。
本发明在使用时,与现有的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一样,将弹性管与纺纱机的锭座连接,在与纺纱机的锭座连接时,就是通过弹性管的过盈连接部与纺纱机的锭座过盈连接。弹性管起到消震的作用(其中螺纹槽起到的消震作用较大),油循环槽和油循环孔则保证了润滑油的正常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弹性管的过盈连接部由沿所述管体轴向的直纹构成,成型直纹通过滚压实现,成型工艺简单,且通过滚压成型直纹可确保成型后的过盈部与弹性管的同轴度。2.采用冷拔对原料钢管进行加工,是一种无切削加工,加工精确、简便。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前部具有油循环槽2,所述的油循环槽2上开设有油循环孔,所述油循环槽2的后方有螺纹通槽3,所述螺纹通槽3的后方有沿所述管体轴向的直纹4,所述的直纹4凸起在所述管体1的外圆上构成用于与纺纱机的锭座过盈连接的过盈连接部,所述的过盈连接部位于所述管体1的后部。在使用时,与现有的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一样,将弹性管与纺纱机的锭座连接,在与纺纱机的锭座连接时,就是通过弹性管的过盈连接部与纺纱机的锭座过盈连接。弹性管起到消震的作用(其中螺纹槽起到的消震作用较大),油循环槽2和油循环孔则保证了润滑油的正常循环。
纺纱机锭座的弹性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以无缝钢管为原料,将该无缝钢管通过冷拔机进行冷拔,达到规定的管壁壁厚;
b.在经过冷拔的无缝钢管的外圆后部滚压出沿无缝钢管管体轴向的直纹;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滚压直纹之前,在无缝钢管内塞入芯棒,之后在芯棒端面的中心对其进行定位,从而使无缝钢管在其中心轴处被定位,以进一步保证作为过盈连接的直纹与弹性管的同轴度;
c.将经过冷拔的钢管的前部进行车削加工,车出油循环槽,并在油循环槽上钻出油循环孔;在经过冷拔的钢管上铣出螺纹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挺尚,未经徐挺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2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型线缆保护导引装置
- 下一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的分子量分布的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