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放式MRI系统中横向梯度线圈的变形空间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1403.1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夏灵;朱敏华;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385 | 分类号: | G01R33/38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 mri 系统 横向 梯度 线圈 变形 空间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式MRI系统中横向梯度线圈的变形空间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磁共振成像领域中,关于梯度线圈,为得到均匀的梯度磁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两种设计方法。一种是基于傅立叶空间的设计方法,比如目标场法(R.Turner,″A target field approach to optimal coil design,″Journal ofPhysics D:Applied Physics,vol.19,pp.L147-L151,1986.);另一种是基于实空间的方法,比如模拟退火法(S.Crozier and D.M.Doddrell,″Gradient-coil design bysimulated annealing,″J.Magn.Reson.A,vol.103,pp.354-357,1993.)。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基于傅立叶空间的设计方法是,用解析式或者级数展开来表达线圈平面上的电流密度。如目标场法,用傅立叶解析式表示线圈平面上的电流密度,然后根据希望的目标场分布用傅立叶变换求解电流密度。利用FFT可以很迅速方便地实现这一过程,并且不需事先设定线圈的样式。但是为了使傅立叶变化有唯一的反变换,需要假设线圈无限大,因此求解实际的线圈时要规定有限范围外的电流为零,需要进行‘变迹’(J.M.Jin,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Design in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ca Raton,Florida:CRC Press,1998.)或近似,这会引起梯度场均匀范围的减损;同时对于设计规则形状的线圈,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很难应用于任意形状的情况,因为电流分布的解析展开式难以求得。
而基于实空间的设计方法都是先在线圈空间假定载流元素(环形或弧形),然后利用随机优化方法来调整载流元素的位置以达到设计要求。如模拟退火法,Crozier等将圆映射到变形空间,形成鸡蛋形曲线,用来代表载流导线,然后用模拟退火法来调整导线的位置,电流,回路形状等。Tomasi等提出了快速模拟退火法(FSA)(D.Tomasi,E.C.Caparelli,H.Panepucci,and B.Foerster,″FastOptimization of a Biplanar Gradient Coil Set,″J.Magn.Reson.,vol,140,pp.325-339,1999.)。这种方法可以自然地设定有限尺寸线圈,但是目前只是应用简单形状,如直线或环线,不能构造较复杂的线圈样式,适应更复杂的梯度场分布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放式MRI系统中横向梯度线圈的变形空间设计方法,可以设计出比较复杂的平面梯度线圈形状,主要应用于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双平面横向梯度线圈的设计。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在线圈空间用一系列曲线来代表载流导线,利用变形技术,这些曲线可以用几个简单参数来控制变形,利用最小二乘法优化方法调整线圈参数,最终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线圈曲线。该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
1)根据蚶线基本公式,在直角坐标系下,增加蚶线曲线的控制参数进行变形,建立新的参数方程,对蚶线进行形状变异;
2)在两个线圈平面上预放置4组变形蚶线作为初始线圈;
3)在感兴趣成像区球面空间选定约束目标点;
4)根据设计要求和约束目标点,利用必奥-萨伐定理计算初始线圈的梯度场分布,建立误差函数公式;
5)建立最小二乘法优化问题,利用最小二乘法优化方法迭代寻找最优参数集合;
6)根据得到的最优参数集合,得到各蚶线的表达式,画出各条蚶线,即可得到线圈的样式。
所述的蚶线基本公式(1)为:
r=a+bcosθ,
(1)
θ∈[0,2π]
式中,r代表蚶线径向坐标,θ代表蚶线角度坐标,a,b代表蚶线曲线形状的控制参数;
在直角坐标系下,增加曲线的控制参数进行变形,得到如下参数方程(2)
x(θ)=(a+bcosθ)cosθ+k
y(θ)=(c+dcosθ)sinθ (2)
θ∈[0,2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1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植物有机矿物晶
- 下一篇:离子液体中溶解UO2、PuO2或乏燃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