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污水氮磷的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0987.0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祥;韩志英;安东;陈英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45 | 分类号: | C01B25/45;C02F1/5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铵 结晶 回收 污水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污水中氮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敞口圆柱形反应器(1)、沉淀捕集搅拌器、磁力搅拌器(2)、反应液pH在线控制系统、碱液投加系统,在敞口圆柱形反应器内设有沉淀捕集搅拌器,在敞口圆柱形反应器底部设有磁力搅拌器,沉淀捕集搅拌器包括沉淀捕集器(3)、搅拌轴(4)、电动机(5),在搅拌轴下部固定由多片交叉金属网构成的沉淀捕集器(3),在搅拌轴上端与电动机相连接,反应液pH在线控制系统包括相连接的pH测量传感器(6)、pH测量仪(7),pH测量传感器(6)放置在敞口圆柱形反应器内的反应液中,碱液投加系统包括蠕动泵(8)、碱液贮存罐(9),pH测量传感器(6)与pH测量仪(7)相连接后与计算机数据信号输入接口(10)连接,计算机数据信号输出接口(11)与碱液投加系统的蠕动泵(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污水中氮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敞口圆柱形反应器(1)径高比为1/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污水中氮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片交叉金属网为2~10片,金属网的金属丝直径为0.3~1.0mm,金属网的网孔孔径0.4~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污水中氮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网为矩形时,矩形金属网高度为敞口圆柱形反应器(1)高度的1/2~2/3,矩形金属网宽度为敞口圆柱形反应器(1)直径的4/5-9/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污水中氮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捕集搅拌器底端到敞口圆柱形反应器(1)底表面的距离为反应器高度的1/5~1/7。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污水中氮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敞口圆柱形反应器(1)中,加入敞口圆柱形反应器容积3/5~4/5的污水,搅拌,添加镁源和磷源调节反应液中NH4+、Mg2+、PO43-摩尔比为1∶1∶1~1∶1.2∶1.2,连续滴加碱性溶液使反应液的pH值始终维持在8.9~9.1,沉淀捕集搅拌器的搅拌速度为40~60转/分钟,磁力搅拌器(2)的搅拌速度为400~600转/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污水中氮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溶液为NaOH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09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