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拟除虫菊酯类半抗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9002.2 | 申请日: | 200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程敬丽;赵金浩;王春梅;朱国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55/39 | 分类号: | C07C255/39;C07C253/30;G01N33/53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虫菊 半抗原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择一种具有-COOH的、又最大可能包含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结构的拟除虫菊酯类半抗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属于农药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小于1000道尔顿)免疫化学和残留分析技术领域,涉及有机合成,免疫化学及生物化学等,依靠免疫学、免疫化学基本原理和生物技术手段,设计、合成小分子目标分析物半抗原,并与载体蛋白质偶联,制备有效人工抗原,免疫动物制备对小分子分析物特异性抗体,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学反应和易被检测识别的标记物的放大作用,定量地检测样本中超微量小分子目标分析物,具有特异、灵敏、准确、快速、方便、廉价等特点,该技术研究的关键是半抗原的分子设计、合成和人工全抗原及抗体的制备。
农药小分子必须与大分子物质连接后才能刺激动物产生特异性抗体,这已成为小分子免疫分析的基本模式。因此,半抗原的合成与鉴定试验是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建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最基础和最关键的步骤。理想的半抗原一方面应具备待测物的特征结构,特别是立体化学特征,另一方面半抗原与载体连接后应保证待测物的特征结构能最大程度地为免疫活性细胞识别和结合,以制备出具有预期选择性的抗体。①半抗原通常由待测物衍生化制备,或由原料合成,待测物的代谢或降解产物往往是有用的半抗原;②除待测物特征结构外,在半抗原的未端需有可直接或间接与载体蛋白质偶联的活性基团;③在活性基团与载体之间,必须有一定长度的间隔臂,以便使半抗原突出于载体表面,易为有机免疫系统识别;④间隔臂应远离待测物的特征结构部分和官能团;⑤半抗原的设计应考虑到农药原药和有毒理学意义的代谢物,以及测定对象是单一的农药或某一类农药;⑥机体的免疫应答是个十分复杂的生化过程,半抗原诱导的抗体的选择性和亲合性尚难预测,多数情况下宜合成几种结构的半抗原进行研究。
关于农药多残留免疫检测技术:
1967年Centeno等制备了杀虫剂马拉硫磷的抗血清,并证明了抗血清与马拉硫磷的可反应性,标志着免疫化学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正式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免疫化学分析技术已成为优先研究、开发和利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美国化学学会将免疫分析方法与GC、HPLC方法一起列为化学农药残留分析的三大支柱技术,是21世纪最具竞争性和挑战性的超微量检测技术。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司FSIS-USDA和AOAC还分别制定了有关农药残留检测ELISA试剂盒的评定和许可准则。
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检测技术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其次为金标免疫试纸条测定、放射免疫测定(RIA)和荧光免疫等方法。利用ELISA方法不仅可以定性而且可以定量检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这种分析方法具有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快速简便,一般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而且价格便宜,易于标准化、自动化和适于大容量样本分析等优点。迄今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9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双布线系统的功能单元
- 下一篇:存储器模块的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