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薯类原料制备乙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6216.4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新;刘志民;高纯林;罗虎;王旭;杜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06 | 分类号: | C12P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黄章辉 |
地址: | 100005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薯类 原料 制备 乙醇 方法 | ||
1.一种采用薯类原料制备乙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薯类原料进行一次粉碎,得到一次粉碎产物;
(2)将步骤(1)得到的一次粉碎产物的一部分进行二次粉碎,得到二次粉碎产物,将剩余部分的一次粉碎产物与未粉碎的薯类原料混合然后进行一次粉碎,得到一次粉碎产物;
(3)将步骤(2)得到的一次粉碎产物全部进行二次粉碎,得到二次粉碎产物,或者利用步骤(2)得到的一次粉碎产物代替步骤(1)得到的一次粉碎产物重复步骤(2)的操作;
(4)将步骤(2)的二次粉碎产物和步骤(3)的二次粉碎产物与酶混合、酶解,得到酶解产物;和(5)发酵步骤(4)的酶解产物,
其中,在步骤(2)中,剩余部分的一次粉碎产物为全部一次粉碎产物重量的5-20重量%;剩余部分的一次粉碎产物占剩余部分的一次粉碎产物与未粉碎的薯类原料的总重量的5-20重量%;
所述薯类原料为干木薯,该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中将薯类原料进行一次粉碎前加入水,水的用量为薯类原料干重的0.5-2倍;或者所述薯类原料为鲜木薯、或重量比为1∶1.5-2.5的干木薯与鲜木薯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剩余部分的一次粉碎产物为全部一次粉碎产物重量的5-10重量%;剩余部分的一次粉碎产物占剩余部分的一次粉碎产物与未粉碎的薯类原料的总重量的5-1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一次粉碎产物中,薯类原料的平均颗粒直径为2.5-10毫米,二次粉碎产物中,薯类原料的平均颗粒直径为1.6毫米至小于2.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酶解使用的酶为淀粉酶,以每克二次粉碎产物的干重计,所述淀粉酶的用量为4-50酶活力单位;所述酶解的温度为50-90℃,所述酶解的时间为20-240分钟,所述酶解的pH值为3-7;所述酶的酶活力单位的定义为:在pH值为6.0、温度为70℃的条件下,1分钟将1毫克淀粉转化为葡萄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淀粉酶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异淀粉酶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每克酶解产物计,所述发酵所使用的酵母的接种量为103-108菌落形成单位,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0-36℃,发酵的时间为50-75小时;所述菌落形成单位的定义为将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液通过浇注或涂布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培养基平板上,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菌落,菌落形成单位的值为每毫升菌液中含有的单细胞的数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2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