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脚蹬四轮变速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2665.1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明 |
主分类号: | B62K5/00 | 分类号: | B62K5/00;B62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1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蹬 变速 | ||
所属领域
本脚蹬四轮车是代步变速行走的四轮移动工具,也可少量载物。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四轮车以推拉为主,脚蹬行驶的大都以玩具身份出现,以工具身份出现的四轮车 还没有应用的实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四轮车装有一个或多个变速器和一个或两个差速器,一人或多人提供动力,变速行走,四 轮独立减震,可前驱,后驱或四轮驱动,水陆两用,动力来自参与者的腿和腰。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 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车由1:变速器,2:转向器,3:车架,4:后轮轴四部分组成,其中《人体动力 变速器及使用方法》、《脚蹬四轮车用转向器》、《脚蹬四轮车用差速器》见附件,车架由两根底梁与条 形板连接而成,板为操作者椅,侧与梁固定连接或与压力弹簧连接,梁间向上做三角加强筋,加强筋 上端斜向支杆与U形杆的两连杆承插式连接,销定位,为调节操作者身高体位用,横杆间连接条形板 为靠背,有剩员椅时,其在操作者椅侧或后,后椅略高于前椅,组装后的车架有开或井或并字形,双 椅时,有并列和前后之分,三椅时,前为单椅,后为双椅,四椅为并列双排。现以二椅车为例,与《转 向器》,《变速器》,《差速器》的连接方案是:车架梁前后的下垂八杆间各套一个压力弹簧,弹簧另一 面分别与转向器和差速器的支撑平台接触,下垂杆穿过支撑平台孔,加垫,待弹簧略有压力后杆头穿 销防脱。方向盘传动轴在变速器架板间或独杆边连接,变速器尾板与操作者椅底连接,其输出轮或滚 动轮与转向器和后轮轴间差速器传动件连接成前或后驱式结构,四驱时,前后变速器输出轮与前后差 速器单独传动件连接。或前后差速器传动件连接,转向器后制动拉线与差速器后轮轴带或块式制动杠 杆连接,前轮宽≥后轮宽,传动件为齿形带时,可用小电机转子轴做张紧装置,电机与蓄电池串连接, 手动开关切换使用电源。该四轮车的使用方法是:操作者坐在椅上后背与椅背相贴,双腿分别放 在变速器的蹬杆踏板上单腿用力,手动变速器销杆,车动后双手随意识控制方向盘与制动把 手,活动阳雨蓬可拆叠,塑料风挡图中未画,停车手制动是在操作者旁做一棘齿摇臂,摇臂 两端连接拉杆,转向器的连架杆和车架后端各连接一长杆,杆端各连接曲柄制动片,片皮与 车轮内钢圈在摇臂摆动时离合。
该四轮车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机动灵活,不消耗能源,环保,靠背方式开发了人体 动力,可前,后或四轮驱动,停车时可挂放,节省空间。
下面介绍结构附图,通过实施例对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四轮车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前驱四轮前后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速器 2:转向器 3:车架 4:后轮轴
实施例2:水陆两用车结构一:在车架的座底和扶手间连接泡沫板或气袋,变速器从动 轴外悬轴头连接叶片轮,或螺旋桨传动轴。二:车架船形,变速器架板扁方筒状与船体封闭 连接,滚动轮与传动件在扁筒内,变速器蹬杆在扁筒外,船底凹槽连接传动轴,叶片轮和螺 旋桨连接方法与上述一相同,前轮为舵,如前驱时,可不要变速器架板,而与船头支撑连接 轴件。
实施例3:在操作者椅旁或后边的椅底再各连接一个变速器,并列时,各变速器主,从 动轴可公用,各变速器时,与前后轮轴差速器单独或公用连接传动件。
实施例4:变速器从动轴的外悬轴与环状扫把轴呈万向结构连接为清扫车。
实施例5:车架底梁可做成承插伸缩或对搭状连接减少车长,成手推车。
实施例6:变速器与车架连接时,其蹬杆可在前轮前,也可在前后轴间,车架底梁也可 安放在前后轴支撑平台的下面,垂杆上竖成悬垂状减震,齿形带传动时,其从动轴与差速器 间可用小电机转子作张紧装置。
实施例7:车架前端的片状簧呈外八字形或并字形与转向器的无机架连架杆连接,簧或 片板也可与车架前端呈一字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明,未经孙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6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