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蒺藜药效成分的双目标提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562.1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韩梅;杨利民;杨莉;林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31/0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景林;刘喜生 |
地址: | 130023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蒺藜 药效 成分 双目 提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同时兼顾蒺藜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的提取分离是中药生产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中药制药的起点,也是整个制药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步骤。近几十年来,一些现代高新工程技术正在不断地被借鉴到中药的提取分离中来,使中药的生产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如超声波提取技术和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等等。超声波是一种弹性机械振动波,是听觉阈以外的振动。它能产生强烈振动,高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以及搅拌作用。超声波的介入能够打破原固液体系之间的平衡,加快动力学过程,加上超声空化效应和粉碎化学效应协同作用,能大幅提高中药提取的效率。一般仅需几十分钟就可达到溶解平衡,完成提取,但是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微波辅助提取是根据不同物质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被萃取物质从体系中进入到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差的萃取剂中;在快速振动的微波电磁场中,被辐射的极性物质分子吸收电磁能,以每秒数十亿次的高速振动产生热能。微波提取的过程中,微波辐射导致植物细胞内的极性物质,尤其是水分子吸收微波能,产生大量热量,使细胞内温度迅速上升,液态水汽化产生的压力将细胞膜和细胞壁冲破,形成微小的孔洞;进一步加热导致细胞内和细胞壁水分减少,细胞收缩,表面出现裂纹。孔洞和裂纹的存在使胞外溶剂容易进入细胞内,溶解并释放出胞内的产物。微波萃取具有时间短、萃取效率高等特点。这两种技术应用在不同的植物提取中均表现出了较多的优点,较之传统的煎煮和回流工艺,这些技术有产率高、纯度高、速度快、物耗能耗少等特点,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中药蒺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总皂苷类物质,现有的研究报道和实际的工业生产大部分都是以蒺藜总皂苷为目标物质设计和筛选其最佳的提取工艺。不仅是蒺藜,在目前的提取工艺的研究中,大部分中药的研究成果都是以单一物质或者一类物质为目标设计相应的工艺。虽然这样设计的工艺目标明确,但是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中却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很多厂家采用了这样的工艺后,对提取过的原料都统称为下脚料,抛弃或者随废水排走,有些废弃物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其实在这样的下脚料中还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比如说蒺藜中的总黄酮类物质,目前的研究认为它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极性中等,不能被极性较高的水液提取完全,在工业生产中大部分随下脚料废弃了,十分可惜。所以,这样的单一目标提取工艺不仅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对中药防治疾病的一种狭隘理解。
虽然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等新技术已经在很多植物成分的提取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蒺藜的提取工艺的研究还停留在热水煎煮或者回流提取的阶段,这样的提取工艺能耗大、污染大、给后续的精制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等等。因此,本发明将上述两种思想结合,以提取蒺藜中多种有效物质为目标,将传统的索氏提取法与新兴的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之间进行了提取效率的比较和提取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兼顾中药蒺藜中总黄酮和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其发明点在于兼顾了蒺藜中的两种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单次提取即可同时达到两种物质提取效率的最大化,克服了生产中资源浪费、重复购买设备和二次提取利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兼顾蒺藜总黄酮和总皂苷提取的新工艺,以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阴干,粗粉(20~60目),石油醚热回流3~5h除去叶绿素后,将原料中溶剂挥干并干燥至恒重,然后加入浓度为30~95%的乙醇或甲醇,料液比(溶剂体积ml与原料质量g的比例)为30∶1~210∶1,再按下述三种方法之一进行处理:
①静置浸泡10~30min,用功率为300~1200W的微波、在比浸泡溶剂沸点高30~50℃的温度下处理10~50min;
②在20~50℃温度下,以频率为30~90Hz的超声波处理10~60min;
③索氏提取法提取1~3次,每次时间2~6h;
最后将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至干,以甲醇冲洗残渣并定容,过滤甲醇溶液去除不溶物,则得含有总黄酮和总皂苷的供试品溶液。
进一步的优选方式,索氏提取法中乙醇或甲醇的浓度为50~95%,料液比为70∶1~210∶1;超声波提取法中的料液比为30∶1~100∶1;微波提取法中乙醇或甲醇的浓度为50~95%,料液比为30∶1~5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