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营养型多茎参生长促进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514.2 | 申请日: | 200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8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刘淑霞;魏汉莲;于福来;王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N43/9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118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营养 型多茎参 生长 促进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营养型多茎参生长促进剂。
背景技术:
人参生长2个至4个茎称为多茎参。人参是多年生宿根植物,生长周期长,成本高。由单茎参变为多茎参后,可增加叶绿素含量、有效成分含量和产量。若其中一株茎叶枯萎,其它株的茎叶还可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了人参生长速度,是增产的重要措施。朝鲜把多茎参作为栽培优质高产人参的规范措施之一,效果显著。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参农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发现,人参芽苞受到外界刺激可部分地长出多茎参,多茎参的根重在通常情况下都超过单茎参。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机械方法进行诱导,例如在7月份越冬芽苞刚出现时,人工将其切掉或抠掉,第二年出土时即可产生多茎参。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耗工费时,难于大面积推广。本发明将B9(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甲壳低聚糖、复合氨基酸、化学肥料等配合使用,达到了诱变产生多茎的效果,提高了人参产量和质量。
本发明中各组分的作用:
1、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内源活性物质,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微,但作用很大。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如:发芽、生根、生长、器官分化、开花、结果、成熟、脱落、休眠等均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与植物激素生理效应类似,由人工合成或提取的生理活性物质。B9化学名称为N-二甲氨基琥珀酰胺酸(C6H12N2O3),又名丁酰阱,亦称B995。B9因其显著、高效的调节效应,已广泛应用于经济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中的B9组分,纯品为白色结晶,商品为95%~98%浅灰色粉剂,溶解度100g/L水(25℃)。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8400mg·kg-1,家兔急性皮试LD50>5000mg·kg-1,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B9处理植物后,可经由根、茎、叶吸收,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能,可被吸收、运输和分配到植物各部位。B9除对多芽苞的形成有作用外,对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的光合速率、增加植株耐寒和抗旱能力、防止落花、促进结实、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产量均有一定效果,白宝璋等(吉林农业大学)在花生、大豆等作物也得到了相同结果。
2、甲壳低聚糖。本发明中的甲壳低聚糖组分是甲壳素经水解生成的一类低聚物,化学名称:(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C8H13NO5)n,是一种天然植物营养调节剂和生长促进剂。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水分≤≤10%,灰度≤1.0%,溶解度≥99%,分子量≤3000d,粘度≤10cps,PH(1.0%)6-7。甲壳低聚糖在农业中应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很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能补充植物营养,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提高光合效率;增强作物抗旱、抗涝和抗寒等抗逆能力,减少病害发生;延长叶片功能期和植株生长期。有研究表明,用甲壳低聚糖溶液进行小麦、玉米、水稻、豌豆等拌种或叶面喷洒,可增产10%~25%。
3、复合氨基酸。本发明中的复合氨基酸组分是以天然角质蛋白和植物蛋白为原料经盐酸水解后,再经脱色、脱酸、脱盐、喷雾干燥等系列工艺加工而成。淡黄白色粉末,水溶性100%,有吸潮性,pH4.2。无毒、无臭、无污染,易溶于水,极易被作物吸收。含有18种游离氨基酸,氨基酸总量51.83%(苏氨酸3.89%、天冬氨酸3.68%、丝氨酸4.75%、谷氨酸9.48%、脯氨酸8.54%、甘氨酸2.73%、丙氨酸1.98%、胱氨酸1.48%、缬氨酸2.53%、蛋氨酸0.57%、异亮氨酸1.70%、亮氨酸0.96%、酪氨酸0.37%、苯丙氨酸0.95%、赖氨酸1.87%、组氨酸2.30%、精氨酸4.01%、色氨酸0.04%),总氮22.3%(无机氮和有机氮),对植物生长具有长效和短效补氮作用,可增强作物抗病、抗旱、抗寒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阀式防喷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信号终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