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激励功能的对讲机耳麦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8448.5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0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徐志刚;佟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B1/3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4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激励 功能 对讲机 耳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装置,具体涉及与对讲机配套使用的通讯装置,特别是对讲机耳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讲机在实现通话时必须按动通话开关(PTT开关),但在很多场合使用者无 法腾出手来按动PTT开关进行通话,如滑翔飞机驾驶员、抢险救援的消防员、正在结算的酒 店前台服务员等。如果需要进行通话,他们只能停下手头的工作,但有时停下工作是很危险 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自激励功能的对讲机耳麦,该对讲机耳麦 在使用者说话,可以自激励控制通话开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自激励功能的对讲机耳麦,它包括受话器、送话器、对讲机接口,对讲机接口包括 受话器接口、送话器接口、通话开关接口;受话器与受话器接口连接,送话器与送话器接口 连接;
对讲机耳麦还包括自激励式控制电路,自激励式控制电路包括:
用于检取送话器输出信号的送话器线性检波器、
将送话器线性检波器检取的信号与阀值比较并发出激励触发信号的电压比较器、
接收激励触发信号并控制对讲机通话开关的可重触发延时器、
可重触发延时器的输出端与通话开关接口连接;
所述电压比较器将送话器线性检波器检取的信号与电压比较器设定的阀值比较,当送话 器线性检波器检取的信号大于电压比较器设定的阀值时,电压比较器发出激励触发信号。
上述方案中,自激励式控制电路还包括:
用于检取受话器输入信号的受话器线性检波器、
获得受话器线性检波器检取的信号并控制电压比较器的电子开关。
上述方案中,对讲机耳麦还包括前置放大器、信号缓冲器,送话器依次通过前置放大器、 信号缓冲器与送话器接口连接。
上述方案中,送话器为骨传导送话器。
上述方案中,对讲机耳麦还包括耳罩体,耳罩体包括耳罩体外壳、环形保护垫,耳罩体 外壳与环形保护垫连接;受话器设置在耳罩体外壳内,骨传导送话器嵌在保护垫内。
上述方案中,对讲机耳麦还包括条状外壳、挂钩,挂钩与条状外壳连接;条状外壳内设 有受话器、骨传导送话器;挂钩与条状外壳的上端连接,受话器设置在条状外壳的上部,骨 传导送话器设置在条状外壳的下部。
上述方案中,骨传导送话器设置在受话器同一侧的条状外壳内壁上。
上述方案中,骨传导送话器包括压电陶瓷、金属外壳,压电陶瓷固定设置在金属外壳内; 压电陶瓷的正、负极为骨传导送话器的输出端。
本发明具有自激励功能的对讲机耳麦的工作原理为:
使用者说话时,送话器线性检波器检取送话器输出信号,并将信号输入电压比较器,电 压比较器将送话器线性检波器检取的信号与电压比较器设定的阀值比较,当送话器线性检波 器检取的信号大于电压比较器设定的阀值时,电压比较器发出激励触发信号,可重触发延时 器接收电压比较器发出的激励触发信号,可重触发延时器的输出端通过对讲机通话开关接口 控制对讲机的通话开关(PTT开关)。使得使用者无需按动对讲机通话开关,就可以自激励控 制通话开关。可重触发延时器在使用者开始发音说话时,可重触发延时器被触发且可被重复 触发,能自动发出对讲机通话开关信号,在停止说话后设定的时间(如0.5秒)后自动关闭 通话开关信号,从而实现不影响使用者正常工作时的连续语音通讯。
本发明对讲机耳麦的优点还在于:
1、自激励式控制电路还包括:受话器线性检波器、电子开关;受话器线性检波器用于检 取受话器的语音信号;电子开关在收到受话器线性检波器检取受话器的信号后控制电压比较 器关闭自激励抢占,保证对讲机耳麦完整收听语音。
2、对讲机耳麦还包括前置放大器、信号缓冲器,用于放大送话器的信号,信号缓冲器 用于将放大过的信号与对讲机匹配。
3、送话器为骨传导送话器,骨传导送话器可拾取人说话时骨骼产生的震动,并将震动 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使得对讲机耳麦在嘈杂的环境和大风的环境中,也能具有很好的通 话质量;同时也使得对讲机耳麦在嘈杂的环境中不会产生误激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4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前介质层内连接孔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涡轮增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