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粪的处理及利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547.8 | 申请日: | 200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曦;蒋立茂;曾祥平;赵帮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5F3/00 | 分类号: | C05F3/00;C05F17/00;A23K1/00;A01K67/033;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6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场畜禽粪便的处理及利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猪粪的处理及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猪粪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元素和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是一种优良的有机肥。随着集约化养猪的大量推行,大量的猪粪集中产生在养猪场内,由于猪粪含水高,不易贮存,臭味大,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猪粪运到农田进行还田处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运输距离大,成本高,无法将大量的猪粪及时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畜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猪粪的处理及利用的方法,它能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使猪粪经过工业化生产处理以后,含水率降到14%以下,无臭味,用于养殖蚯蚓、生产高蛋白饲料,制成食用菌基料,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1、调节水分:鲜猪粪与干猪粪等干料在搅拌机内搅拌、混合,猪粪的含水率降为55~60%。2、养殖蚯蚓:这是猪粪利用的一种方式,将含水率55~60%猪粪堆放在蚯蚓床上,投入蚯蚓种,等到蚯蚓大量繁殖、长大成熟后取出蚯蚓,换掉蚯蚓粪,重新加入猪粪进行繁殖蚯蚓。3、饲料:蚯蚓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将蚯蚓烘干后作为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加入饲料基料中配合成高蛋白饲料。4、发酵:这是猪粪处理及利用的另一种方式,在盖有塑料薄膜的发酵大棚内,将含水率55~60%猪粪进行连续好氧发酵处理,发酵周期5~7天,猪粪从发酵大棚入口进入,从出口排出,连续作业,每隔2小时对猪粪进行一次翻抛,同时向大棚内注入新鲜空气,发酵后猪粪含水率降到40~45%。5、干燥:用气流干燥机对猪粪进行干燥处理,猪粪含水率降到14%以下。6、除臭处理:气流干燥产生的尾气通过水浴除尘器进行除臭处理,除掉尾气中的臭味。7、食用菌基料:干燥后的猪粪作为有机肥,添加到稻草节、麦草节中,混合均匀后制成栽培食用菌的基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猪粪经过处理后,制成高蛋白饲料和食用菌基料,猪粪得到综合利用,成本低,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接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调节水分:将鲜猪粪与干料(干猪粪或粉碎后的秸杆粉等)按一定比例在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均匀,出料水分达到55~60%,干料和鲜猪粪的比例根据鲜猪粪的含水率而定。(2)养殖蚯蚓:将含水率55~60%的猪粪堆放在蚯蚓床上,投入蚯蚓种,繁殖蚯蚓,每10平方米面积投入1公斤蚯蚓种,经过70~90天待蚯蚓大量繁殖,长大成熟后,取出蚯蚓,换掉蚯蚓粪,留少量蚯蚓种在蚯蚓床上,加入猪粪继续繁殖蚯蚓。(3)饲料:烘干蚯蚓,作为原料,以一定比例加入饲料基料中制成高蛋白饲料,添加蚯蚓的比例根据具体饲料品种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而定。
实施例2,(1)调节水分:将鲜猪粪与干猪粪按一定比例在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均匀,出料水分达到55~60%,加入干猪粪的比例根据鲜猪粪的含水率而定。(2)发酵:在盖有塑料薄膜的发酵大棚内修建发酵槽,猪粪在发酵槽内进行连续好氧发酵处理,发酵周期5~7天,猪粪从发酵大棚入口进入,从出口排出,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在发酵槽上安装自动翻抛机,每隔2小时对猪粪进行一次翻抛,同时向大棚内注入新鲜空气。(3)干燥:用气流干燥机对猪粪进行干燥处理,干燥为连续进料和连续出料,干燥后猪粪含水率降到14%以下。(4)除臭处理:气流干燥产生的尾气通过水浴除尘器进行除臭处理,除掉尾气中的臭味。(5)食用菌基料:将干燥后的猪粪作为有机肥,添加到稻草节、麦草节等填料中,混合均匀后制成栽培食用菌的基料,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对有机肥和无机肥有不同的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食用菌品种需要,添加不同比例的猪粪和其它无机肥制成专用的食用菌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未经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