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370.1 | 申请日: | 2008-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梁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成军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F5/14;A01G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12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淡水 垃圾 生态 利用 系统 | ||
1、一种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室内淡水利用系统及室外淡水利用系统的下水支管的出水口分别与下水总管的入水口连接,下水总管的出水口与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入水口连接,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出水口与清水利用系统的总水管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清水利用系统的总水管与多个主水管连接,各主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与各大分水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大分水池位于较高较大的植被块的最高处,各大分水池通过支水管分别与多个小分水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小分水池位于较低较小的植被块的最高处,在所述大分水池和所述小分水池的周围均铺设有渗水砖,所述渗水砖内有首尾相通的流水孔,各渗水砖的流水孔之间相互对应连接,紧靠所述大分水池和所述小分水池的渗水砖的流水孔与所述大分水池和所述小分水池的小型出水孔对应连接,所述渗水砖位于植被下方的土壤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及清水池;在污水处理池内由下至上分别设有沉淀层、浊水层、过滤层和清水层,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入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沉淀层内,污水处理池内的清水层与清水池的上方相通,在清水池的最下方设有深度沉淀层,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出水管的入水口位于深度沉淀层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污水处理池的沉淀层及清水池的深度沉淀层内设有沉淀物排出管,沉淀物排出管的出口与渗水砖生产装置的原料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污水处理池的上方设有沼气排出口,沼气排出口与沼气利用装置的原料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水砖为长方体形,在渗水砖内的长边方向上设有一个位于中心部位的流水孔,在渗水砖内的宽边方向上设有两个均匀分布的流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水砖由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产生的沉淀物和适量水泥加工而成,在所述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中,塑料制品及电子类产品除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砖在平铺时,各渗水砖的流水孔完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渗水砖在斜铺时,在各渗水砖的接口处,低位渗水砖高于高位渗水砖约二分之一,各渗水砖的流水孔之间的空隙截面积为各渗水砖的流水孔的常规截面积的大约二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淡水利用系统包括蹲便器冲厕池、坐便器冲厕池、帚帕清洗池,洗手盆、洗衣机和浴缸的出水管与坐便器冲厕池的入水口连接,坐便器冲厕池的上部与帚帕清洗池的上部相通,洗菜池、清洗池、洗碗池的出水管与蹲便器冲厕池的入水口连接,蹲便器冲厕池和帚帕清洗池的出水口分别通过冲水阀与蹲便器的入水口连接,坐便器冲厕池出水口通过冲水阀与坐便器的入水口连接,蹲便器和坐便器的出水管分别与下水支管的入水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成军,未经梁成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3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组联动式灌装装置
- 下一篇:液体肥料自动灌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