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密封圈气体隔离密封结构的透湿杯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105.3 | 申请日: | 200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G01N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密封圈 气体 隔离 密封 结构 透湿杯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具有双密封圈气体隔离密封结构的透湿杯,包括透湿杯盖板(2),透湿杯法兰(3)和待测阻隔材料薄膜或薄片(7),其特征在于:
①所述透湿杯法兰(3)设置有内侧密封圈(4)和外侧密封圈(5),在所述内侧密封圈(4)和外侧密封圈(5)之间设置有气体沟道(6);
②所述待测阻隔材料薄膜或薄片(7)通过紧固螺栓(8)压封在透湿杯法兰(3)和透湿杯盖板(2)之间,在内侧密封圈(4)和外侧密封圈(5)与待测阻隔材料薄膜或薄片(7)的接触处产生气密密封;
③所述透湿杯法兰(3)设置有与所述气体沟道相连通的螺孔(9)和螺孔(15),所述螺孔(9)连通充气管道(11)、气体流量剂(12)、减压阀(13)和气体瓶(14),所述螺孔(15)连通排气管道(17),所述排气管道(17)与大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密封圈气体隔离密封结构的透湿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瓶内的气体是纯度为高于3N的氮气或惰性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密封圈气体隔离密封结构的透湿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道(11)和排气管道(17)与透湿杯法兰(3)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0)和密封圈(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密封圈气体隔离密封结构的透湿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密封圈(4)和外侧密封圈(5)为真空橡胶密封圈或橡胶密封圈或金属密封圈。
5.一种具有双密封圈气体隔离密封结构的透湿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透湿杯中装入适量的吸湿剂,把待测阻隔材料薄膜或薄片(7)夹在透湿杯法兰(3)和透湿杯盖板(2)之间;
②用紧固螺栓(8)把透湿杯盖板(2)连接于透湿杯法兰(3)上,并压紧透湿杯盖板(2),使待测阻隔材料薄膜或薄片(7)与内、外侧密封圈(4、5)的接触处形成气密密封;
③把密封好的透湿杯置于天平上称重,记录重量数据;
④把透湿杯组件放置于恒温恒湿箱(18)内,把装有密封圈(10)的充气管道(11)穿过恒温恒湿箱(18)的外壳,通过螺孔(9)与透湿杯法兰(3)连接并旋紧,在充气管道(11)与透湿杯法兰(3)的连接处形成气密密封;
⑤把装有密封圈(16)的排气管道(17)穿过恒温恒湿箱(18)的外壳,通过螺孔(15)与透湿杯法兰(3)连接并旋紧,在排气管道(17)与透湿杯法兰(3)的连接处形成气密密封;
⑥开启气体瓶(14)的减压阀(13),同时监测气体流量计(12),调节减压阀(13)的开启程度,将瓶中的气体充入气体沟道(6)中,并由排气管道(17)排入大气;
⑦开启恒温恒湿箱(14)电源,经过若干小时后,关闭恒温恒湿箱电源,断开充气管道(11)和排气管道(17)与透湿杯法兰(3)的连接,从恒温恒湿箱(14)内取出透湿杯;
⑧干燥去除透湿杯外壳上凝结的水;
⑨将透湿杯放置于天平上称重,记录其重量,该重量减去透湿杯放入恒温恒湿箱前的重量,即为吸湿剂(1)吸收的水蒸气重量,根据透湿杯的增重、透湿杯在恒温恒湿箱内已知的恒温恒湿条件下放置的时间,以及待测阻隔材料薄膜或薄片(7)的渗透面积,计算出水蒸气对待测阻隔材料薄膜或薄片(7)的渗透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双密封圈气体隔离密封结构的透湿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剂为二氯化钙吸湿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双密封圈气体隔离密封结构的透湿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⑧中采用干燥氮气喷吹透湿杯组件的外壳进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1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爆处理后葛根总黄酮的提取
- 下一篇:基于曲面区域的地形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