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乙烯和丁烯合成丙烯的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3969.1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宣东;王仰东;刘苏;陶伟川;董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78 | 分类号: | B01J29/78;C07C11/06;C07C6/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乙烯 丁烯 合成 丙烯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乙烯和丁烯合成丙烯的催化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轻烯烃(包括乙烯,丙烯等)的需 求量将会不断地增加。丙烯是规模仅次于乙烯的最重要基本有机原料之一,其最大用途是 生产聚丙烯(约占其总量的一半),其次是生产丙烯腈,环氧丙烷,异丙醇,异丙苯,羰基 醇,丙烯酸,丙烯齐聚物。
到2008年丙烯需求量将达到7800万吨。传统的乙烯联产和炼厂回收丙烯方法显然难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丙烯需求,采用烯烃歧化技术在不降低石脑油裂解苛刻度的同时可以消 化C4馏分,并可增产丙烯,因而烯烃歧化制丙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不仅对提高丙烯的产 量,同时对促进低附加值C4馏分的综合利用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本发明所涉及的丁烯 歧化生产丙稀使一种很有前途的工艺。
烯烃歧化反应又称为烯烃双键置换反应,是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一种烯烃转化现象, 自此烯烃歧化反应就成为烯烃转化的一类重要过程,利用烯烃歧化反应可以将一些较为廉 价、丰富的烯烃原料转化为多种附加值较高的烯烃产品。可以用下式来表示烯烃歧化反应 过程:
其中R和R’表示烷基或氢原子。最简单的烯烃歧化反应为丙烯歧化生成乙烯和丁烯-2。
US5300718报道了由含有丁烯-1以及含氧化合物的丁烯-2原料生产丙烯的路线。该工 艺包括:首先将原料通过氧化铝脱除含氧化合物;原料中丁烯在氧化镁催的作用下异构化 为丁烯-2;丁烯-2与乙烯歧化作用生成丙稀三个步骤。其中丁烯-2和乙烯歧化使用的催化 剂为MgO和WO3/SiO2混合床。
US6271430中提出一种通过丁烯-1和丁烯-2歧化作用得到丙稀和戊烯的工艺。该工艺 采用釜式反应器,催化剂为Re2O7/Al2O3,反应温度为0~150℃,反应压力为2~200bar。
WO00014038介绍了一种丁烯歧化制丙烯的方法。原料丁烯为丁烯-1、丁烯-2或其混 合物,催化剂为WO3/SiO2,通常的反应温度为500-550℃,反应压力为1atm。
US513891报道了烯烃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催化剂组成为B2O3-Re2O7/Al2O3/SiO2, 以无定形硅铝作为催化剂载体,烯烃歧化反应的活性大大提高。
EP0152112报道了用Ti修饰WO3/SiO2催化剂载体;US5905055报道了用Nb修饰 WO3/SiO2催化剂载体,烯烃歧化活性都获得提高。
以上文献中的催化剂在用于乙烯和丁烯合成丙烯的反应时,均存在丙烯选择性不高, 催化剂寿命较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产物丙烯选择性低,催化剂寿命较短的 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乙烯和丁烯合成丙烯的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乙烯和丁烯反应时,具 有丙烯选择性高,催化剂寿命长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乙烯和丁烯合成丙烯的 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a)1~30份的氧化钨;b)70~99份的MCM-22 分子筛载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重量份数计氧化钨的用量优选范围为5~20份,催化剂的比表面 积为300~800米2/克,优选范围为400~700米2/克,更优选范围为500~600米2/克; MCM-22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Al为20~200,优选范围为40~120,更优选范围为60~ 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3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铝导体擦伤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火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