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级脂肪酸盐润滑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792.X | 申请日: | 200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施晓旦;李丽;王养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9/46 | 分类号: | D21H19/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235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级 脂肪酸 润滑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级脂肪酸盐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高级脂肪酸盐润滑剂为水不溶性金属皂类表面活性剂,国内俗称SCD分散液,国外称NOPCOTE C-104。一般将其制成重量浓度为50%左右的水悬浮分散液,以颜料绝干量的0.5~5%加到涂料中,其润滑作用非常明显。
高级脂肪酸盐分散液作为涂布纸的涂料润滑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在我国的造纸行业中应用,目前硬脂酸盐润滑剂生产遍布全国,但是重量固含量基本上都在40~45%之间,含固量偏低。储存时间稍长,产品易返黄,有异味,易分层等现象。另外少量固含量高的产品,粘度高,分散质的颗粒粗。
美国专利US 4,676,836使用阴离子乳化剂作为润滑剂成分制备了阴离子性、固含量为50~75%的涂布润滑剂,但是其粘度较高,最高粘度达1700cps;而且由于使用了大量尿素增加固含,使得产品在储存过程中容易返黄,为高速造纸涂布带来粘滚、龟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开一种高级脂肪酸盐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高级脂肪酸盐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高级脂肪酸加热升温至熔化,加入碱性化合物和分散剂,反应5~120分钟,反应温度为50~98℃,然后加入可溶性金属盐,继续反应5~180分钟,降温至50℃以下,加入乳化剂,继续反应30~180分钟,即得到所说的高级脂肪酸盐润滑剂;
高级脂肪酸与碱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
可溶性金属盐的加入量为脂肪酸重量的20%~105%,分散剂的加入量为可溶性金属盐重量的0.2~3%,乳化剂加入量为可溶性金属盐重量的0.5~5%;
所说的高级脂肪酸优选C14~C24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更优选的是月桂酸、硬脂酸或十六酸;
所说的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的一种以上;
所说的分散剂为聚羧酸盐、聚丙烯酸盐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硅烷,优选聚丙烯酸钠、油酸钠或甲基三氯硅烷;
所说的可溶性金属盐,其金属离子部分可以是碱土金属离子,如钙离子、钡离子,可以是过渡金属离子,如锌离子,二价铜离子,三价铁离子,也可以是铝离子、锂离子等;阴离子部分可以是氯离子、硝酸根离子,也可以是硫酸根离子,只要该金属盐在常温下或反应温度条件下在水中是可溶性的即可(无机盐类的可溶性按照无机化学领域的一般定义)。优选碱土金属的硝酸盐或盐酸盐,例如氯化钙或氯化钡,或者是锌的盐酸盐或硝酸盐;
所说的乳化剂选自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高级脂肪酸盐润滑剂,粘度为50~300cps,粒径为50~500nm.,重量固含量为40~75%,同时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本发明制备的高级脂肪酸盐润滑剂,可以作为涂布纸的涂料润滑剂,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固含量高、粒径小、粘度低的优点,而且具有稳定性好、用量少等优点。由于本产品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在涂料的高速涂布过程中分散较均匀而且流动性、流平性都很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往带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0克月桂酸,升温至80℃,待全部融化后,将28克氢氧化钾加入到183.2克去离子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液加入到烧瓶中,然后再加入聚丙烯酸钠分散剂(A11,广州欧鹏化工厂)0.06克,50℃反应5分钟,加入55.5克重量浓度为50%氯化钙水溶液,继续反应30分钟,降温至50℃,搅拌状态下加入0.14克乳化剂MOA-3(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邢台蓝星化工厂)反应0.5小时,所得产品平均粒径78nm。粘度114cps,固含量42.5%。
实施例2
往带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0克硬脂酸,升温至80℃,待全部融化后,将24.65克氢氧化铵加入到82.5克去离子水中溶解,然后加入到烧瓶中,然后加入油酸钠分散剂(上海顺强试剂有限公司)1.17克,70℃反应30分钟后,加入235.96克重量浓度为50%的氯化钡水溶液,反应60分钟后,降温至50℃,搅拌状态下加入1.18克乳化剂NP-7(壬基酚聚氧乙烯(7)醚,淄博梅杰化工厂)反应0.5小时,所得产品平均粒径51nm,粘度497cps,固含量55%。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7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