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处理器控制的稳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706.5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4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翁新华;朱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处理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磁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微型处理器控制的稳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脉冲式充退磁装置在螺线管线圈或其它结构磁场线圈夹具内产生交变磁场,对永磁材料进行充磁。通过电子开关控制电流逐次正反交替逐渐减小从而获得正反交变减幅磁场,对充磁体进行退磁。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09811.9,专利名称为“减幅振荡式退磁装置”,该专利包含脉冲式电源,它还包含互感线圈、电容器;互感线圈是由线圈2-1、线圈2-2共同绕制而成的空心互感线圈;线圈2-2的首末端分别连接电容器的两端,线圈2-1的首末端分别连接脉冲式电源1的两个输出端。该专利是采用互感耦合式减幅振荡退磁技术来获得足够的波数和减幅率的交变磁场使永磁体完全退磁。该专利形成自由减幅振荡电流,当交变退磁电流脉冲在断开、闭合时间上的存在随机性,缺乏可控性。故该专利所涉及的减幅振荡式退磁技术无法对充磁到饱和状态下的永久磁钢体退去预先设定的减率磁通密度,并无法将其稳定在预先设定的精确比率的磁通密度范围之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型处理器控制的稳磁装置,通过微型处理器控制的高精度稳磁装置精确控制其在磁饱和的状态下的磁钢体零部件按一定减率进行精确退磁,其稳定精度满足航天航空工业制造领域对饱和磁钢体零部件进行精确退磁以达到其预先设定的退磁减率,使制造工艺达到稳磁的设计技术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储能电容C、稳磁线圈L、双向可控硅(SCR)K、限流电阻R0、取样分压第一电阻R1、取样分压第二电阻R2、取样分压第三电阻R3、取样分压第四电阻R4、测控单元、微型处理器、稳磁值设置单元、显示单元,取样分压第一电阻R1与取样分压第二电阻R2、取样分压第三电阻R3、取样分压第四电阻R4串联连接,形成三个分压值以供测控单元取样,储能电容C并接于取样分压第一电阻R1、取样分压第二电阻R2、取样分压第三电阻R3、取样分压第四电阻R4串联连接的两端,稳磁线圈L与储能电容C和限流电阻R0连接,形成一个充放电回路,充电时产生的电流对放置在稳磁线圈L内的磁钢体进行充磁,放电时对放置在稳磁线圈L内的磁钢体进行退磁,稳磁线圈L的一端与双向可控硅K一端连接,双向可控硅K的另一端与测控单元和微型处理器分别连接,作为电路的充放电控制开关,微型处理器根据反馈信号控制双向可控硅K的通断,显示负责检测磁通量密度值,一端与微处理单元相连,稳磁值设定单元分别与测控单元、微型处理器、取样分压第四电阻R4相连,用于设定稳磁值。
所述的测控单元,通过磁通量分级选择开关与取样分压第一电阻R1、取样分压第二电阻R2、取样分压第三电阻R3、取样分压第四电阻R4取样连接,磁通量分级选择开关LW分别对四个电阻进行电流与电压值的取样,所得到取样值的数据将传输给微型处理器,由微型处理器根据取样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再发出指令反馈给双向可控硅K控制充放电回路的通断。
所述的显示单元,包括特斯拉计和信号指示灯,特斯拉计包括:指针式表盘、检测探头,检测探头与经减率退磁的磁钢体零部件的S极和N极接触,实时检测磁通量密度值,指针式表盘则直接实时显示检测得到的数据;信号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自动工作指示灯、手动工作指示灯、稳磁工作指示灯,信号指示灯直接与微型处理器的I/O输出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7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速度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