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视频监控身份识别跟踪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205.7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1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潘今一;俞启尧;代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弘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0 | 分类号: | H04W4/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023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视频 监控 身份 识别 跟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视频控身份识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视频监控领域中,主流的应用系统都是根据视频输入,进行实时传送供保安人员实时监控,并进行录像,供事后调阅,比如,DVR等,该类系统存在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实时传送的信息,有很多都是无用的,很容易造成保安人员的视觉疲劳;同时实时录像保存的视频信息太大,需要大容量的硬盘存储器,而这些海量的视频信息中,有很多都是没有用的。
基于以上这些缺陷,出现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即在传统的视频控制系统中,增加了智能算法模块,对视频输入进行智能分析,输出相应的告警事件,在告警事件的驱动下进行录像、拍照和声光告警等,这些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让保安人员及时关注有效的画面并进行及时干预,同时保存的视频信息都是有用的,大大减少了硬盘存储器的容量要求。
智能视频系统很好的解决了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监控的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出现告警时,虽然能得到有效的告警视频或画面,但是对于画面中的人的身份的识别和定位就显得比较困难,比如有时画面中的人像模糊,根本看不清,或者看得清这个人,在茫茫人海中,很难迅速查找和定位。这些需求在ATM机、展览馆、油田、仓库等重要设施出现盗窃、破坏等案件时,显得特别迫切。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手机在人们生活中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随身用品,大小事件都通过手机进行联系。通过手机对人迅速查找和定位的技术已变得不是件难事。
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定位是计算通过运营商的多个通信基站与所定位的手机的通信时的距离,利用三角定位原理确定手机的位置,其定位精度与基站的设置密度和相对距离有关。
下面介绍下本发明中用到的伪基站的原理:
下表是专业术语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弘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弘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