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菠萝叶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7764.2 | 申请日: | 200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郁崇文;傅佳佳;吴苏明;喻华;张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C1/02 | 分类号: | D01C1/02;D01B1/10;D01F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俞宗耀 |
地址: | 20162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菠萝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菠萝叶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菠萝,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为南美洲的巴西,是热带区域的三大名果之一。我国的主要产地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等地。菠萝的叶脉纤维被胶质包裹(即为菠萝叶纤维),这个纤维可以做成衣服,也可以制成绳索、缝线、绢丝、纸张等产品,可以说菠萝一身都有利用价值,是十分重要的经济农作物。
菠萝叶纤维(我国亦称凤梨麻)取自于风梨植物的叶片中,它与剑麻等纤维一样,属于叶脉纤维。菠萝叶纤维的化学组成与亚麻、黄麻类似,但纤维素含量较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偏高,故菠萝叶纤维粗硬,伸长小,弹性差,吸湿放湿快。纤维中脂蜡质含量较高,因此光泽较好。菠萝叶纤维的可纺性能优于黄麻而次于亚麻,在纺纱前进行适当的脱胶处理可以改善可纺性。菠萝叶纤维单纤维细胞长约2~10mm,宽约1~26μm,长度直径比为450。其单纤维长度较短,在纺纱加工时采用工艺纤维,在脱胶处理时采用半脱胶,以保证残胶能够将短纤维粘连成符合工艺要求的工艺纤维。菠萝叶工艺纤维的强度和断裂伸长介于亚麻与黄麻之间,故其成纱质量优于黄麻而次于亚麻。该纤维外观洁白,柔软爽滑,手感如蚕丝,故又有菠萝丝的称谓。
人类利用菠萝叶纤维已有一定的历史。菲律宾是较早将菠萝叶纤维用于服装、家具布以及工业上的国家。早在19世纪,英国一家亚麻纺织厂就用亚麻湿纺工艺将菠萝叶纤维纺出细纱。印度曾用黄麻和菠萝叶纤维在黄麻纺纱系统上纺出了138tex的混纺纱,且湿纺质量高于干纺,混纺比例中菠萝叶纤维越高,纱线的质量越好。日本在菲律宾建立了菠萝叶纤维原料基地,将纤维运回国内进行精加工后制成高档产品。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菠萝叶纤维的提取和应用的研究,试图找到对其合理利用的途径。菠萝叶纤维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服用及装饰布。第二,工业用纺织品。
现有的对菠萝叶原料处理的化学方法所需的时间较长。并且制备得到的菠萝叶纤维由于其细度为314公支、断裂强度3.96cN/dtex及柔软度为50捻/25cm,导致其纤维粗、硬,故当纺纱超过10英支以上,由于成纱的断裂强度不够,往往会出现较严重的断头现象,因此难以纺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所需时间较短的菠萝叶纤维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菠萝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原理是在碱煮的过程中加入氧化剂,充分利用碱和双氧水互相作用,以达到有效去除原料中非纤维素物质的目的。在本方明所提供的方案中,碱既起到去除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其它胶质的作用,又为双氧水的分解提供了一个碱性环境。双氧水在酸性介质中很稳定,分解速率非常低,而在碱性介质中可以被碱活化,双氧水分子发生离解,可以漂白纤维,同时还可以氧化木质素,木质素被氧化后可以溶解于高温强碱液中,从而有助于更好的去除木质素。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将菠萝叶片进行机械处理得到菠萝叶纤维原料;
步骤2、将通过步骤1得到的菠萝叶纤维原料用酸预浸渍;
步骤3、对通过步骤2得到的菠萝叶纤维原料进行水洗,使其pH值达到6.8~7.2;
步骤4、将通过步骤3得到的菠萝叶纤维原料煮练锅内进行碱煮;
步骤5、对通过步骤4得到的菠萝叶纤维原料进行水洗,使其pH值达到6.8~7.2;
步骤6、将通过步骤5得到的菠萝叶纤维原料进行后处理。
步骤1中所述的机械处理是指先去除菠萝叶片边缘的刺,随后采用机械敲击或轧压的方法将菠萝叶的叶肉胶质刮除。达到高效分离各组分,有效去除其中的部分木质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的目的。
步骤2中所述的酸预浸渍是指将通过步骤1得到的菠萝叶纤维原料放入浓度为0.5~2g/L的98%浓硫酸溶液,在温度为30℃~60℃下处理1~2小时;菠萝叶纤维原料与硫酸溶液的重量比为1∶16~1∶10。
步骤4中所述的碱煮是指,在煮练锅中加入与菠萝叶纤维原料重量比为10∶1~16∶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5~14g/L,以菠萝叶纤维原料重量为100%计,同时还加入1.5~3%的三聚磷酸钠,4~6%的水玻璃,4~8%的碳原子数为5~6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以下简称为JFC)和3~10%的过氧化氢溶液,将通过步骤3得到的菠萝叶纤维原料放入煮练锅内通过蒸汽加热,直到煮练锅的压强达到0.1~0.2MPa,保持2~6小时进行蒸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