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家畜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多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6562.6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秋;严维耀;郑兆鑫;焦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135 | 分类号: | A61K39/135;A61K47/48;C12N15/62;C12N15/70;C07K19/00;A61P3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畜 口蹄疫病毒 基因工程 多肽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家畜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多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家畜口蹄疫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家畜传染病,主要危害猪、牛、羊等偶蹄类动物。多年来,口蹄疫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爆发和流行,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预防接种是控制该病毒的主要手段。在各种预防口蹄疫的疫苗中,基因工程疫苗由于安全性好,易于保存,效果稳定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免疫原性密切相关的是其外壳蛋白VP1基因,该蛋白中含有口蹄疫病毒主要抗原表位。目前较为成熟的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即将口蹄疫病毒主要抗原表位与一个大分子载体蛋白相连,构成一个融合蛋白,进而有效地诱导动物产生免疫应答。但是现有的基因工程疫苗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需要二次免疫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基因水平上改进原有疫苗,提出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口蹄疫病毒多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多肽疫苗,是以截短的β-半乳糖苷酶作为抗原载体蛋白,口蹄疫病毒抗原多肽连接在该载体蛋白的C末端而构成的融合蛋白;其中,口蹄疫病毒的抗原多肽由T helper刺激因子序列(简称Th序列)和2个抗口蹄疫病的作用单位中的一个重复串联组成,每个作用单位由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中多个具有抗原性的氨基酸肽段串联组成,在各个氨基酸肽段连接处有氨基酸多肽作为接头。
为了保证抗原表位能够更好地诱导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必须加入一定的载体蛋白组成融合蛋白,β-半乳糖苷酶全长基因一直被认为是较好的选择。但是载体基因太大,无形中降低了抗原表位基因在融合基因中的比例,相应地也降低了目的蛋白在融合蛋白中的含量,势必对免疫原性造成一定影响。本发明中,将pWR590中β-半乳糖苷酶的590个氨基酸,截短310个氨基酸后,作为新载体pWR280,记为SEQ.ID.NO.1,抗原多肽连接在该载体的C-末端。实验表明,以pWR280作为载体蛋白而构建的抗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多肽疫苗,比以pWR590为载体蛋白构建的多肽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效果。
本发明中,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中具有抗原性的氨基酸肽段是指VP1蛋白中21~40、141~160、200~213位氨基酸肽段(分别表示为:VP1(21-40)、VP1(141-160)、VP1(200-213)),并且可以前后浮动适当个数的氨基酸残基,如采用35~51、134~158、141~158、135~144、188~209位氨基酸肽段(分别记为:VP1(35-51)、VP1(134-158)、VP1(141-158)、VP1(135-144)、VP1(188-160));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中的氨基酸序列部分具有保守性,如141~160中RGD位点,而非保守部分以流行株序列为依据;通常21~40AA可替代1-2个氨基酸;141~160AA可替代1-5个氨基酸;200~213AA可替代1-3个氨基酸,其原则是这些氨基酸肽段均具有抗原性。
将VP1(21-40)或者其中浮动适当个数氨基酸残基的肽段,记为X;将VP1(141-160)或者其中浮动数适当个数的氨基酸残基的肽段,记为Y;将VP1(200-213)或者其中浮动数适当个数的氨基酸残基的肽段,记为Z。每个作用单位可以由X、Y、Z所代表的肽段中任何两个肽段经重复串联组成,例如X-Y-X,X-X-Y,Y-X-Y,Y-Y-X,Y-Z-Y,Y-Y-Z,Z-Z-Y,Z-Y-Z,X-Z-X,Z-X-Z,Z-Z-X或X-X-Z等,肽段连接处有一些氨基酸多肽作为接头。如在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序列组成141~160AA-21~40AA-141~160AA的串联结构作为一个作用单位。并在141~160AA-21~40AA-141~160AA的抗原多肽结构中,肽段连接处加入一些氨基酸多肽作为接头,如后述实施例中采用前后两个接头分别是2个和11个氨基酸,其中前一接头的2个氨基酸为Pro-Gly,后一接头的11个氨基酸为Gln-Phe-Glu-Leu-Glu-Phe-Met-Val-Pro-Ser-Arg。
本发明中,所述的抗原多肽的结构为P-T-P,这里P为一个作用单位,T为Th序列,Th序列与作用单位P之间也加有氨基酸多肽接头。在实施例中,在Th序列的两侧加入的接头,分别是D(Leu-Lys)和E(Lys-Leu)两个二肽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6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铃薯渣的改性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用发光二极管照射使空气净化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