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内微扰动注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6231.2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葛以衡;赵国强;夏晨欢;廖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65上海市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扰动 工艺 | ||
1.一种隧道内微扰动注浆工艺,包括注浆设备、注浆材料及工艺参数的选择,其中注浆设备包括浆液搅拌箱、注浆泵、球阀和注浆管,搅拌箱中的浆液通过注浆泵、球阀进入注浆管,完成注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材料选择的是收缩率不大于5%的双浆液,在注浆过程中,采用同步补浆时,其注浆压力不大于0.5Mpa,注浆流量为10~15L/min,采用置换注浆及打管分层注浆时,其注浆压力为0.3-0.5Mpa,注浆流量为15~25L/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微扰动注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浆液由甲液和乙液组成,其中甲液中包括水泥、粉煤灰、膨润土和水,乙液包括35°水玻璃,各组分在浆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分别是:水泥为24%-28%、粉煤灰为21%-28%、膨润土为1.3%-2.8%、35°水玻璃为8%-17%,其余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微扰动注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补浆单次注浆量控制在200~500L/次、置换注浆控制在200~300L/次、打管分层注浆单次注浆量初期控制在150~250L/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微扰动注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管注浆要保证每米拔管内注浆量不要大于40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微扰动注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在注浆泵与球阀之间安装设置防喷单向阀,以防止浆液回流喷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62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窗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型钢锭偏析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