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高纯度泽拉木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3907.2 | 申请日: | 200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9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婕妤;杨培明;欧阳丹薇;倪翔;许海燕;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A61K31/56;A61K36/37;A61P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雁漪;谢燕军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纯度 泽拉木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南蛇藤植物中分离得到高纯度泽拉木醛的方法,尤其涉及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从南蛇藤植物中分离得到高纯度泽拉木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mb)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一种植物药,有驱风除湿,活血解毒消肿功效,主治筋骨疼痛,四肢麻木,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闭经,小儿惊风,痧症,痢疾,肿毒,跌打损伤(守立人.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57)。南蛇藤主要药用成分有倍半萜及倍半萜衍生物、生物碱、三萜、黄酮等四类物质,其中三萜类成分主要存在于南蛇藤属植物的根皮中,主要类型有羽扇豆烷型和齐墩果酸型。泽拉木醛(Zeylasteral)是药理活性很强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泽拉木醛有抗菌活性,报道有抗革兰氏阳性菌、Candida albicans菌、Bacillus subtilis菌等的活性(de León L,Beltrán B,Moujir L.Antimicrobialactivity of 6-oxophenolic triterpenoids.Mode of action against Bacillussubtilis.Planta Med[J].2005 Apr;71(4):313-9)。
泽拉木醛药理活性显著,但其在自然界中存在量不多,少有报道分离得到此化合物,而且其易混杂杂质,因此至今有大量研究人员正在探索理想的分离纯化方法。
文献报道了用柱层析方法得到泽拉木醛单体的方法(Gamlath,C;Studies on terpenoids and steroids.Part 10.Structures of four new naturalphenolic D:A-friedo-24-noroleanane triterpenoids.J Chem Soc,Perkin Trans1 1987,2849):从卫矛科植物kokoona zeylanica植物茎表皮,分别用热石油醚和热苯溶剂提取后浓缩,石油醚部位经过柱层析后得到泽拉木醛。但 该方法操作步骤繁琐,过程中损失大,从而回收率低。
高速逆流色谱(High 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简称HSCCC)是国际上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液-液分配色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其分离原理是利用螺旋柱在高速行星运动时产生的巨大离心力,使螺旋柱中互不相溶的两相不断混合,达到稳定的流体动力学平衡态,此时在螺旋柱中任何一部分,两相溶剂都反复进行着混合和静置的分配过程,这一过程频率极高,当柱心以800rpm旋转时,频率超过每秒13次。流动相不断地穿过固定相,同时保留其中的一相(固定相),利用恒流泵连续输入另一相(流动相),流动相载着溶质(样品)进入螺旋柱并不断反复穿过固定相,使样品在两相之间也不断反复地进行分配,由于样品中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导致在螺旋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因而能使样品各组分按分配系数的次序,依次得到分离。
高速逆流色谱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有许多优点是传统液-固色谱无法比拟的,因而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它的流动相、间定相均为液体,不需要固体载体,避免了液-固色谱常会造成的固体载体对样品的不可逆吸附,可以保证样品在不损失任何一种组分的情况下得到分离,理论上样品回收率相当高;其次,它的分离效率高,可以达到几千个理论塔板数,尤其在天然产物组分分离提取中有较高的分离度,有的样品经过一次分离就可以得到一个甚至多个单体,并且分离时间也短,一般是几个小时即可完成一次分离:此外,它使用常规试剂,有广泛的液-液分配体系可供选择,体系更换方便、快捷:它的进样量大,可以从毫克到克量级,进样体积可达20mL以上,这对于样品的纯化制备显示出惊人的优势。
但欲用HSCCC进行成功的分离,选择适宜的溶剂系统非常重要。不同的溶剂系统,具有不同的上、下相之比,其粘度、极性、密度等性质相差甚远,对相同的成分具有不同的溶解、分配能力,形成分配系数的差异,对分离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溶剂体系的选择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依据。另外,在选定了溶剂体系后,有时需要对四个仪器运行参数(温度、转速、流动相流速、进样体积)进行设定。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3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那西肽厡粉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