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地震抗冲击波抗狂风巨浪房屋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1469.6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9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举;文慧平;刘启明;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天举;文慧平;刘启明;刘林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410006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冲击波 狂风 巨浪 房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地震抗冲击波抗狂风巨浪房屋。
背景技术
现有房屋墙体横断面大多为矩形(一般为长方形),抗地震抗冲击波抗狂风巨浪性能较差。 在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多种可提高房屋抗地震性能的措施,但会大幅提高建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成本较低,抗地震抗冲击波抗狂风巨浪性能良好的房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内外墙体为圆柱形或多边柱形,墙体之间 通过顶梁柱框架串联墙串联成较大的圆柱形或多边柱形,由此构成一个彼此相联的整体楼盘 房屋群。
当1-2楼等低楼层不设置通风采光窗及出入门,即全封闭时,即成为水中浮体,露出水 面上的楼层即成为水上屋,由此,便成为水陆两用房屋。
以下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在墙体中埋设用于降温的冷却水管道,以增强房屋墙体快速 降温的抗高温性能。
本发明房屋由于整体呈圆柱形或多边柱形结构,环环相连,根据环形结构耐抗重击规律, 本发明房屋具有多方位抗折断能力,因而房屋在地震中的抗震能力、抗冲击波能力强;而用 密闭的低楼层作浮体,可实现房屋水陆两用;同时,因圆柱形及多边柱形中空浮体抗水压能 力和抗狂风巨浪冲击力强,因而本发明具有很强的抗狂风巨浪能力。
与同类抗震建筑物比较,本发明可以大幅节省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和砂石等),有利 于节能减排,并可以降低房屋建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八个圆柱形外墙体1,每个圆柱形外墙体1中包括有四个圆柱形 内墙体2,圆柱形外墙体1之间通过外顶梁柱框架串联墙7和内顶梁柱框架串联墙7-1串联成 大圆环柱形,由此组成一个彼此相联的整体楼盘房屋群。
圆柱形内墙体2之间通过顶梁立柱4-1彼此串联,圆柱形外墙体1通过顶梁立柱4-2与圆 柱形内墙体2相联。
圆柱形内墙体2设置有通风采光窗及出入门3,其构成的房间可作卧室或书房或办公室 之用;圆柱形外墙体1内侧与圆柱形内墙体2外侧之间的房间5可作厨房或厕所之用;四个 中空圆柱形内墙体2之间通过顶梁立柱4-1彼此串联构成的房间6可作餐厅或会议室之用; 内顶梁柱框架串联墙7-1构成的较大房间10的中心设有电梯间12;电梯间12外侧设有步梯 11;房间10中除步梯11、电梯间12占用的部分空间之外,其余部分可作会议室、健身房或 客厅之用;外顶梁柱框架串联墙7内侧和内顶梁柱框架串联墙7-1外侧及圆柱形外墙体1外 侧构成的房间9可作储藏室之用。
外顶梁柱框架串联墙7设有通风采光窗(图中未示出)及出入门8,内顶梁柱框架串联墙 7-1设有通风采光窗(图中未示出)及出入门8-1。
实施例2
外墙为正八边柱形,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内外墙均为正八边柱形,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低层房屋未设门窗,整体密闭。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墙体中埋设有用于降温的冷却水管道。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天举;文慧平;刘启明;刘林,未经杨天举;文慧平;刘启明;刘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1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固体疫苗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