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液压传动平地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0462.2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双生;朱春灿;骆赢;江艳平;陈翔;帅国菊;裴辉;刘海涛;罗淑平;黄宗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76 | 分类号: | E02F3/76;E02F9/2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205湖南省长沙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传动 平地机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平地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静液压传动平地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平地机行走系统主要由两大类,一种是机械式,还有一种是全液压式。
机械式行走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
a.发动机→液力变矩器(或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平衡箱→车轮
b.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平衡箱→车轮
这两种形式通过改变变速箱的档位来控制平地机的行驶方向(前进或倒退)和车速变换。用安装在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和主传动两边的对称传动机构来实现平地机的转弯行驶时两侧驱动车轮的差速和直行时的同步。这种动力传动、变速装置由于其传动路线长,参加传动的机械零部件多,从而造成结构复杂,传动性能差,维修困难,制造成本高,质量不稳定,容易产生故障,是造成平地机可靠性系数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液压式行走系统也有两种形式:
a.发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驱动桥→平衡箱→车轮
b.发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平衡箱→车轮
第一种全液压式行走系统省去了极易发生故障的变矩器(或者离合器)、变速箱等传动部件,缩短了动力传递路线,但仍利用后桥平衡箱实现平地机的减速、差速。这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因其传递路线长,机械效率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液压驱动。
第二种技术目前是采用单泵双马达结构形式,行走系统通过改变柱塞液压泵的斜盘倾角大小来改变平地机行驶方向(前进和倒退)和行驶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系统简捷,结构合理,技术性能先进、维修方便,质量可靠,生产和使用成本低的静液压传动平地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提供的静液压传动平地机,包括发动机,与右减速平衡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的右变量液压马达和与左减速平衡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的左变量液压马达,分别与右减速平衡箱和左减速平衡箱的输出轴的传动连接车轮,右转向轮和左转向轮及其右转向油缸和左转向油缸,所述的发动机传动连接有右变量液压泵和左变量液压泵,所述的右变量液压泵与所述的右变量液压马达连接,所述的左变量液压泵与所述的左变量液压马达连接。
所述的右变量液压泵和左变量液压泵机械串联或者通过分动箱机械并联与所述的发动机传动连接。
在所述的右转向油缸或右转向油缸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或在车身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的角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的右变量液压泵和左变量液压泵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的右变量液压马达和左变量液压马达之间连接有节流阀块。
所述的右变量液压泵和左变量液压泵为变量柱塞液压泵;所述的右变量液压马达和左变量液压马达为变量柱塞液压马达。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静液压传动平地机,静液压传动系中的右变量液压泵和左变量液压泵通过联轴器或者分动箱与发动机连接,与右变量液压泵和左变量液压泵连通的右变量液压马达和左变量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减速平衡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减速平衡箱的输出轴与车轮传动连接。通过分别改变平地机驱动柱塞液压泵的斜盘倾斜角度的大小来改变平地机两侧行走车轮的转向(前进和倒退)和转速,实现对平地机行驶方向和车速变换的控制
右转向轮和左转向轮分别通过右转向油缸和左转向油缸推动实现转向,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向角度(或者位移传感器检测转向位移),通过检测到的角度信号(或者位移信号)调节两个右变量液压泵和左变量液压泵的排量,从而使两右变量液压马达和左变量液压马达转速一边慢一边快,实现转向时的差速功能。
当平地机直线行驶时,如果两马达因路况或负载等不同而导致转速不同时,节流阀块可以自动微调两马达转速,使其转速保持一致。
档位变速系统采用计算机、液压和光电传感测控的自动换档,自动无级变速和改变车轮驱动扭矩系统。
发动机、转向、制动、传动、液压、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故障实时监控报警和故障显示系统。
本专利采用双泵直接驱动双马达结构,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生产制造成本高、价格昂贵并且极易发生故障的变矩器(或者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等传动部件。具有以下优势:
1.减少了动力传递环节,从而减少故障率;
2.由于采用电液控制,容易实现平地机的全自动控制;
3.该专利的提出解决了单泵双马达运用到大功率全液压平地机时,液压元器件受限、价格昂贵等的问题;
4.该专利的提出还解决了液力式或桥式液压驱动大功率平地机后桥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等方面的制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